[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输送杆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6090.3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洋;高希改;马春玲;任宝柱;乔华;王明仁;安学振;白忠建;宋月英;李存彬;孙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输送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杆制作装置,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以前的螺旋输送杆制作过程中,是将单个独立的螺旋片(即能完成一个旋转推进周期的螺旋片)在下料完成后分别进行压制成型,然后点焊在中心轴上。这种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螺旋片的组焊极易发生变形,使螺旋片的间距不能保持一致,外观成型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杆制作装置,焊接工序在螺旋片拉伸定位后集中进行,以确保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输送杆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液压拉伸装置以及两个用于定位螺旋输送杆的中心轴的定位元件,所述液压拉伸装置靠近定位元件的一侧连接有钢丝绳,所述两个定位元件之间有间距。
所述液压拉伸装置靠近定位元件的一侧设有连杆,所述钢丝绳通过连杆与液压拉伸装置连接。
两个定位元件之间的距离与螺旋输送杆的中心轴长度相一致。
所述底座为金属型材,用于固定中心轴定位元件和液压拉伸装置,以加强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单个独立的螺旋片在下料完成后,按螺旋片的整体连接方式焊接在一起,形成堆叠的螺旋片,并将焊接在一起的螺旋片套在中心轴上。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元件上,将远离液压拉伸装置一端的螺旋片焊接在中心轴上,螺旋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压拉伸装置上的钢丝绳上,启动液压拉伸装置,逐步将堆叠在一起的螺旋片拉长,在拉长过程中可以使用铁锤敲击螺旋片,以协助螺旋片拉长。当将螺旋片拉伸到预定位置后,用铁锤找正螺旋片的分布间距,找正完成后,用电焊进行点焊,并最终焊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产品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好、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定位元件,3.钢丝绳,4.液压拉伸装置,5.螺旋片,6.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依次设置液压拉伸装置4以及两个用于定位螺旋输送杆的中心轴的定位元件2,液压拉伸装置4靠近定位元件2的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与钢丝绳3连接;两个定位元件2之间的距离与螺旋输送杆的中心轴长度相一致。
底座1为金属型材,用于固定中心轴定位元件2和液压拉伸装置4,以加强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单个独立的螺旋片在下料完成后,按螺旋片的整体连接方式焊接在一起,形成堆叠的螺旋片5,并将焊接在一起的螺旋片5套在中心轴6上。中心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元件2上,将远离液压拉伸装置4一端的螺旋片5焊接在中心轴6上,螺旋片5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压拉伸装置4上的钢丝绳3上,启动液压拉伸装置4,逐步将堆叠在一起的螺旋片5拉长,在拉长过程中可以使用铁锤敲击螺旋片5,以协助螺旋片5拉长。当将螺旋片5拉伸到预定位置后,用铁锤找正螺旋片5的分布间距,找正完成后,用电焊进行点焊,并最终焊接成型。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6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工件钻孔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皮带轮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