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856.0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东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2;B01D53/78;B01D53/68;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废气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碳纳米管的纯化及浆料制备过程往往会产生废气,碳纳米管酸处理过程以及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样品处理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氯化氢废气,油溶性碳纳米管浆料的制备会导致有机蒸汽的产生,因此必须对生产或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
目前常用的通风设备为通风橱,但是通风橱一般位置固定,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生产或检测,而且通风橱也没有废气处理装置,吸收的废气往往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有害。亦有针对车间的大型通风设备,此类设备需要在车间设定复杂的通风管道,不能针对废气产生源头进行有效排气,而且这样的设备成本高、效果不明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其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废气气源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可以避免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其包括其包括排气罩、可移动排气管道、形成有处理腔的废气处理器、真空泵和设置于所述处理腔底部的废气吸收棉,所述可移动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罩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处理腔下部的进气口与所述处理腔相连通,所述处理腔通过其上部的出气口与所述真空泵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腔顶部的用于喷洒水或吸收液的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腔内侧壁上的多个挡板,每个挡板固定于所述处理腔的内侧壁的一侧,并与内侧壁的另一侧 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个挡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处理腔的内侧壁的两侧,并沿所述处理腔的纵向保持预定的间距。
进一步的,在所述处理腔的底部还设置有废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还包括放置于所述出气口处的废气吸收棉。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吸收棉为氢氧化钠浸泡后的多孔棉或活性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排气管道,使得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废气气源处的废气进行收集并处理,收集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避免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排气管道,使得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废气气源处的废气进行收集并处理,收集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避免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包括排气罩1、可移动排气管道2、 形成有处理腔10的废气处理器、真空泵9和设置于所述处理腔10底部的废气吸收棉5。所述可移动排气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罩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处理腔10下部的进气口3与所述处理腔10相连通,所述处理腔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气口8与所述真空泵9相连通。
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图1中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图。所述真空泵9为废气流经所述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提供动力,其通过所述出气口8将所述处理腔10内的气体抽出,以形成负压,从而使位于所述排气罩1处的废气通过所述可移动排气管道2进入所述处理腔10,并由所述处理腔10的进气口3向上流通至所述出气口8,这样实现了对废气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东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东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