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675.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D25/00 | 分类号: | F01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汽轮机 低压 在线 自动 排污 装置 | ||
1.一种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排污罐(3)上部连接除盐水进水管路(1),下部连接排污水放水管路(6),排污罐(3)一侧连接排污水溢流管路(4),另一侧连接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罐(3)上设置有除盐水进水接口(3-1)、排污水溢流接口(3-2)、排污水进水接口(3-3)、排污水放水接口(3-4);所述除盐水进水接口(3-1)连接除盐水进水管路(1),除盐水进水管路(1)连接除盐水补充水系统;所述排污水溢流接口(3-2)连接排污水溢流管路(4),排污水溢流管路(4)接至循环水排污坑(12);所述排污水进水接口(3-3)连接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所述排污水放水接口(3-4)连接排污水放水管路(6),排污水放水管路(6)接至循环水排污坑(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水进水管路(1)上设置有除盐水开关阀(2);所述排污水放水管路(6)上设置有排污水开关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上部通过低压缸排污接口(8)连接汽轮机低压缸(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排污坑(12)设置在汽轮机低压缸(10)下方的凝汽器坑(9)内,排污罐(3)通过固定或导向支架(11)安装在凝汽器坑(9)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罐(3)为圆筒体,排污罐(3)两端焊接有上、下堵头,除盐水进水接口(3-1)焊接在上堵头上部,排污水放水接口(3-4)焊接在下堵头底部;排污 水溢流接口(3-2)焊接在排污罐(3)的一侧壁上部,对应于水位溢流液位(O)处;排污水进水接口(3-3)焊接在排污罐(3)的另一侧壁下部,位于第一液位(L1)上平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罐(3)内的排污水溢流接口(3-2)水位与低压缸排污接口(8)之间的高差H1大于汽轮机低压缸(10)最低运行负压与当地大气压的水柱差;高差H1为:
H1=(P0-P1)×1000×V/g
式中
H1----------高差,m;
P0----------当地大气压,kPa;
P1----------低压缸最低排汽压力,kPa;
V----------排污疏水的比容,m3/kg;
g----------当地重力加速度,m/s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罐(3)的排污水溢流接口(3-2)与排污水进水接口(3-3)之间(L3)水容积满足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自吸的水容积V1设计要求,所述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自吸的水容积V1为:
V1=L×π×D12/4
式中
V1----------排污管内水容积,m3;
D1----------排污管道内径,m;
L-----------排污管线长度,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自吸的水容积折算到排污罐的(L3)液位高度为:
L3=4×V1/π/D02
式中
V1--------排污管内水容积,m3;
D0--------排污罐内径,m;
所述排污罐的(L3)液位高度对应的水容积不小于低压缸排污水管路(7)的水容积V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汽轮机低压缸在线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罐(3)内的第一液位(L1)为排污罐(3)的罐体内底至排污水进水接口(3-3)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第二液位(L2)为排污水进水接口(3-3)中心线至(L3)液位下限之间的距离;
第三液位(L3)为低压缸排污管路自吸的水容积液位;
第四液位(L4)为排污水溢流口(3-2)中心线至排污罐(3)的罐体顶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液位(L1)、第二液位(L2)和第四液位(L4)的液位设计满足第三液位(L3)水封水量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6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顶柱
- 下一篇:自移机尾的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