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882.6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铎;杜德;潘任行;唐梦怡;王肖;聂淼杰;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异味 功能 pvc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聚氯乙烯)管,属于水处理技术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家居中产生的异味,家庭污水在下水管道中由于细菌的腐化作用而产生的异味是主要的来源。因此,采用具有某些功能的下水管道去除以及防止异味的产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目前所使用的PVC管并不具备杀菌及除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竹炭纤维内层以及共混有纳米银抗菌材料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为管道形,在管体的内壁上覆盖有至少一层竹炭纤维网状内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内径为5-7cm。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外径为8-10cm。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管长为70-100cm。
竹炭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环保新卫士”。竹炭纤维取毛竹为原料,采用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吸附和抗菌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竹炭纤维网状内编织层可以进行杀菌效果,并吸附异味气体;2、可以在现有技术生产基础上进行生产,工艺简单;3、应用范围较广,比如家庭厨房的下水管道以及用于U形管,可以有效减少家居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管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功能的PVC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为管道形,在管体1的内壁上覆盖有至少一层竹炭纤维网状内编织层2。
制造该PVC管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PVC树脂塑料为90%,纳米银抗菌材料为2%,竹炭纤维为8%,其制作步骤为:先用编织机对竹炭纤维进行编织编织为管状;再将PVC树脂以及纳米银抗菌材料混合,加入喷熔机中进行加热,再在竹炭纤维编织层外进行卷绕程序,最后进行切割;其中,加热温度为185-205℃,时间为1-1.5h。
管体1的内径r为5cm,外径R为8cm,管长L为70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造PVC管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PVC树脂塑料为87%,纳米银抗菌材料为5%,竹炭纤维为8%。管体1的内径r为6cm,外径R为9cm,管长L为9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造PVC管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PVC树脂塑料为85%,纳米银抗菌材料为5%,竹炭纤维为10%。管体1的内径r为7cm,外径R为10cm,管长L为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面料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有源OLED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