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138.6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新;韦学中;黎兰;余慧娟;张洪霞;蒙小苏;卢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朋;卢慧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热 液压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会有功率损失转变为热量,直接表现为油温升高,如果超过了温度允许使用的限定值,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包括:机械产生热变形,液压元件中热胀系数不同的运动部件因其配合间隙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精度,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液压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会显著降低,同时油膜质量下降,会加剧运动部件的磨损;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泄漏;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并析出沥青物质,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析出物容易堵塞阻尼小孔和缝隙式阀口,导致阀卡死而不能动作;油的空气分离压降低,油中溶解空气逸出,产生气穴,致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降低。因此,一般要求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温度不大于65℃~70℃,如达到该温度,则需要尽快停止工作,等温度降低后再启动。
为避免或减少使用中出现液压系统温度过高情况,设计上一般采取以下措施:采用负载敏感变量泵自适应油源,压力、流量随系统工作要求自动调节,减少因溢流导致的功率损失;设计专门的散热装置,对液压油进行降温;增大油箱容量,提高液压油的总热容等。但上述措施会带来液压系统的成本增加、重量和所需安装空间增大、基本可靠性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油液温升的吸热储能液压油箱。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它还包括吸热储能装置;吸热储能装置安装在油箱本体内;吸热储能装置由吸热管和吸热储能器组成,吸热储能器的形状与吸热管相匹配,吸热储能器安装在吸热管内部;所述的导热器为“U”形管或“W”形管;所述的导热器采用导热系数大于200W/m·k的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导热器采用铝或铜制成。
如上所述的吸热储能器采用相变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相变材料采用固-固相变材料或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应与液压系统工作温度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吸热储能器采用固-液相变材料或与液压油不相容的固-固相变材料时,导热器采用金属材料。
如上所述的吸热储能器采用固-固相变材料且与液压油相容时,导热器结构用相变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由导热器和吸热储能器组成的吸热储能装置,有效控制了油箱内油液温度温升,避免了油箱内部的油液温度过高。采用该吸热储能油箱后,液压系统油源可以采用简单可靠的定量齿轮泵,可降低液压系统复杂度,提高液压系统可靠性;与采用专用散热装置相比,该吸热储能液压油箱为固定结构,无需动力输入,工作过程中不额外消耗能量,没有额外增加设备,系统简单,无需单独安装,占用安装空间小,可靠性高;与通过增加油箱容积,增加液压油相比,相变材料的热容更大,所需的质量和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油箱本体,2.吸热储能装置,3.出油口,4.箱体,5.回油口,6.导热器,7.吸热储能器,8.液位液温计,9.加油口,10.放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进行介绍:
如图1、2所示,一种吸热储能液压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和吸热储能装置2。其中,油箱本体1由箱体4和液位液温计8组成,箱体4为长方体状,在其顶端一侧开有加油口9,在其侧面下部开有出油口3,在其侧面顶部开有回油口5,在其底端一侧开有放油口10。液位液温计8安装在箱体4内侧壁上,用于测量箱体4内的油液高度和油液温度。邮箱本体1一般采用不锈钢制成,液位液温计8为现有成熟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