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142.9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豊田慎;盛永真也;稻吉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 | 分类号: | B62D1/18;B62D1/185;B62D1/18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作为框体的主壳体,其被车体支撑,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部,并且在该一对侧壁部之间开口且在轴向的两端上具有开口部,
作为筒体的可动柱构件,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壳体在轴向上移动,经由所述框体的两端的开口部中的一个开口部容置在所述框体内,
轴承构件,其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的开口被容置且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并且将所述可动柱构件支撑为能够滑动,
施力构件,其固定在所述一对侧壁部的端面上,对所述可动柱构件施力;
在通过该施力构件经由所述轴承构件向所述主壳体对所述可动柱构件施力的状态下,将所述可动柱构件支撑在所述主壳体上;
至少能够调整与所述可动柱构件相连接的转向盘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的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的尺寸大于构成所述可动柱构件的筒体的直径,并且所述框体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可动柱构件的外表面符合的曲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体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形状,其中包括所述一对侧壁部,
并且所述轴承构件形成为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框体的内壁符合的“U”字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在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具有卡止孔,并且与该卡止孔卡合的卡止突起形成在所述轴承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壳体的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轴承构件的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壳体的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轴承构件的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 壳体的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轴承构件的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壳体的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轴承构件的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在轴向上的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可动柱构件的一对衬套。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一对衬套而形成为一体。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一对 衬套而形成为一体。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一对衬套而形成为一体。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一对衬套而形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1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阻燃聚丙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LED灯具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