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EGR冷却器及扁管与联接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705.X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优琪;张文锋;胡义红;覃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gr 冷却器 联接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型板式EGR冷却器,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汽车柴油发动机上。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废气再循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动力装置上,各种结构EGR冷却器相继产生。其中,板翅式结构EGR冷却器,因其卓越的散热性能,得到更多的应用。整车布置要求越来越紧凑,因此高效U型的板式EGR冷却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常规的U型板翅式结构EGR冷却器,其气侧通道由多个扁管组件单元构成。单个扁管组件单元由扁管和其内部塞置的换热翅片构成。每个扁管组件单元与两端端板对应的孔焊接,构成芯子组件。芯子组件的两端端板又与壳体、进(出)气室及端盖等焊接。壳体上焊接进水接口、出水接口,构成EGR冷却器总成。这样,扁管组件单元内侧流通废气——废气从一部分扁管组件单元内流进,再从另一部分扁管组件内流出,形成U型通道。扁管组件单元外侧与壳体内腔流通冷却液,吸收废气的热量并将其带走。
这种常规的U型板翅式EGR冷却器存在以下缺点:EGR冷却器运行时,壳体与扁管组件单元及进气的扁管组件单元和出气的扁管组件单元,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从而在管子和焊缝处产生热应力,两端板与扁管组件单元端部的焊缝接头或者是焊缝附近的管子本身极易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更优良的EGR冷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EGR冷却器,包括第一连接法兰、第一主联接板、第二主联接板、第一副联接板、第二副 联接板、壳体、气侧端盖和水侧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上设置有隔流板,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分隔为进气侧和出气侧;
所述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出水口,在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扁管组件单元组,每个扁管组件单元组由多个扁管组件单元叠置而成,相邻两层的扁管组件单元之间以及扁管组件单元和壳体之间设置有水侧翅片,每个扁管组件单元由扁管和其内部塞置的波纹翅片构成;
所述的第一主联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扁管相对应的通孔,包容所有通孔的周边具有内凹的斜面,所述第一主联接板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一副联接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副联接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扁管相对应的带凸缘的通孔,包容所有通孔的周边具有内凹的斜面;所述第一主联接板上的内凹的斜面与所述第一副联接板上的内凹的斜面相配合;
所述的第二主联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扁管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主联接板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副联接板和气侧端盖连接;所述的第二副联接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扁管相对应的带凸缘的通孔;所述扁管的前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副联接板上带凸缘的通孔和所述第一主联接板上的通孔内,所述扁管的后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副联接板上带凸缘的通孔和所述第二主联接板上的通孔内。
所述壳体的前后端与所述的第一副联接板和水侧端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U型EGR冷却器,第一连接法兰、第一主联接板、隔流板、扁管组件单元、第二主联接板和气侧端盖形成了U形的气侧通道;进出水管、壳体、第一副联接板、第二副联接板、扁管、气侧端盖和水侧端盖的密封空间形成了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过冷却液通道,与气侧通道中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却了的废气从废气出口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U型EGR冷却器,与扁管连接的第一主联接板和第一副联接板折弯形成斜面,且第一主联接板和第一副联接板的斜面是相互配合的,这种斜面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热应力,使两端板与扁管组件单元端部的焊缝接头或者是焊缝附近的管子不会因为热胀冷缩不均而产生开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流板插入到扁管之内,并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连接,但不与扁管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扁管两端可以进行缩口整形,这样两端口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可以缩小,从而使冷却器的整体尺寸可以缩小,方便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侧翅片为错开型翅片,这种形式的翅片,轴向为阻力较小方向,横向为阻力较大方向,但横向还是可以流动,流场分布较均匀,并能很好地引导水流流向冷却器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