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262.1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小明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13/34;H01B13/012;H01R31/0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邮政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透明 标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特别是一种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线束是指多根导线和(或)电缆绑扎或粘合在一起形成的制品,一般也称作线缆网或者线扎。一根仅有两插头的电缆,例如,标准硬盘串口数据线,标准的USB数据线等,可以看做简单的无分支线束。线束标识是一种标记线束的标识类产品,线束标识标识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船舶、建筑等行业都广泛应用。常用的线束标识有多种形状和多种安装方式,例如,有管状标识、片状的自覆膜标签、片状的标识板,等等。
管状标识一般称作标识套管,标识套管包括不能加热收缩普通套管,以及可以加热收缩的热收缩套管,管状标识一般成卷包装,也有切割成一定长度包装在纸载物上。管状标识可以用点阵机或热转打印机打印,或者用专用的打印机打印,也可以用手工标记。
自覆膜标签是片状的标识,标签一般一面具有粘性,另一面没有粘性。自覆膜标签的一端为标记端,通用为白色或彩色,用打印设备打印标记内容,或者在标签上用手工标记,自覆膜标签的另一端为保护端,一般为透明状。使用时,自覆膜标签缠绕在所标识的产品上,标签的保护端缠绕住标签的标记端,标签的粘性使标签粘在一起,固定在所标识的产品上。
标识板为片状,一般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孔,扎带或者系绳通过固定孔将标识板固定在所标识的产品上。标识板有矩形、圆形、方形、长条、八角形等多种形状,标签板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如,不锈钢、黄铜、铝、电镀铝)、塑料、尼龙等材质。标识板上的标记内容可以采用打印机打印,金属刻字机刻制,打印模打印,金属打字带系统标记,或者采用手工标记。
上述线束标识有各自的使用环境,都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不能满足严苛条件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管状标识没有外层的标识防护层。普通套管不能加热收缩,在线束上很容易移动位置,导致找不到标识,另外,管状标识上的文字、符号等内容,因摩擦、 潮湿、盐雾、高温等原因容易脱落,使标识模糊,线束使用一段后很难分辨标识内容。管状标识中的热收缩套管,可以通过加热使热收缩套管固定在线束上,标识为单层固定,标识固定依然不牢固。因为没有外层标识防护层,管状热收缩套管上的文字、符号等内容,仍然会因为摩擦、潮湿、盐雾、高温等原因容易脱落,使标识文字和符号模糊。
自覆膜标签没有外层的标识防护层。自覆膜标签缠绕在线束上,依靠标签自身的粘性使标签包裹住线束,由于标签自身的粘性有限,标签在线束上固定不牢固。因为没有外层标识防护层,摩擦、潮湿、盐雾、高温等原因,会使标签的粘性会降低,标签缠绕部分会翘起,很容易导致标签整体脱落,脱落的自覆膜标签无法起到标识产品的作用。
标识板没有外层的标识防护层,标识板上的文字、符号内容,因摩擦、潮湿、盐雾、高温等原因容易脱落,使标识模糊,线束使用一段后很难分辨标识内容。另外,标识板一般用扎带或者系绳,通过固定孔将标识板固定在线束上,因为没有外层标识防护层,使用时扎带或系绳容易松动,使标识移动位置或脱落,导致找不到标识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线束的标识组件能够在各种严苛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野外,振动,潮湿,盐雾等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标识组件的线束,线束上安装有透明的标识组件,标识组件含有外层标识防护层和内层标识定位件,外层标识防护层是透明的热收缩件,内层标识定位件是热收缩套管、自覆膜标签或者标签板。
所述的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外层标识防护层的热收缩件是透明的热收缩套管。
所述的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外层标识防护层的热收缩件是透明的热收缩片。
所述的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标识组件的外层标识防护层和内层标识定位件之间设置中间标识。
所述的具有透明标识组件的线束,外层标识防护层是透明热收缩套管时,标识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标记内层标识定位件。用打印设备标记内层标识定位件,或者用手工标记内层标识定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小明,未经许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