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6465.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石铁光;曲祥东;关越;徐家钜;徐通增;倪大伟;石晶;谭文瀚;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通世达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中冷器吊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中冷器安装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结构。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内燃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中冷却进气的一个重要部件,若冷却不良,将直接影响内燃机进气效率,出现动力不足、油耗升高的现象;而吊耳做为中冷器的安装部件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使用可靠性。因此,吊耳的生产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目前,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的连接技术如图1所示,吊耳通过工装或划线确定在芯体边板上的位置后,通过氩弧焊焊接与芯体边板焊接固定。现有的吊耳连接技术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有污染,由于采用人工氩弧焊,需要人工焊接吊耳与边板接触的4个面,焊接速度慢,对环境也产生污染;再有,人工氩弧焊后,由于高温焊接后易产生变形,导致吊耳安装尺寸的变化,有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结构。该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结构在芯体钎焊前进行固定,钎焊后能保证安装尺寸,工作效率高,环境无污染,适用于各种内燃机中冷器吊耳与边板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燃机中冷器吊耳结构,该吊耳一侧结合面设有焊料覆层,所述吊耳的焊料覆层与边板贴合、并通过铆钉将吊耳与边板连接,所述吊耳和边板随芯体进人炉中进行钎焊。
所述吊耳和边板上相对应的均设有两个圆孔,所述铆钉穿过吊耳和边板上相对应的圆孔、将吊耳与边板连接。
所述吊耳包括吊耳III和吊耳IV,所述吊耳III和吊耳IV分别设置于边板的两端。
所述吊耳采用复合铝板制成。
所述铆钉为半空心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吊耳与边板在芯体钎焊前铆接,使吊耳的安装尺寸固定,钎焊后尺寸比较精准。
2.本实用新型采用吊耳与边板在芯体钎焊前铆接,钎焊时吊耳与边板接触面(焊料覆层面)融化,冷却后与边板结合为一体,牢固可靠。
3.本实用新型采用吊耳与边板钎焊连接,不使用人工氩弧焊,效率高,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吊耳与边板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其中:1为边板,2为吊耳I,3为吊耳II,4为吊耳III,5为吊耳IV,6为半空心铆钉,B为焊料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吊耳III4和吊耳IV5,吊耳III4和吊耳IV5上均设有两个圆孔,边板1的两端相对应的也设有两个圆孔,吊耳III4和吊耳IV5分别与边板1的两端通过半空心铆钉6穿过吊耳III4和吊耳IV5与边板1两端的相对应的圆孔铆接,吊耳III4和吊耳IV5与边板1连接的结合面设有焊料覆层B。吊耳III4和吊耳IV5与边板1铆接好后,吊耳III4和吊耳IV5与边板1随芯体进入焊炉进行钎焊。经过钎焊,吊耳III4和吊耳IV5的焊料覆层B融化后与边板1结合为一体。吊耳III4和吊耳IV5采用复合层板材制成,例如复合铝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通世达冷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通世达冷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6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柴油机新型复合热力循环联合运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冷却水的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