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联齿轮输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216.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路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士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1/00 | 分类号: | F04C11/00;F04C15/00;F16H1/22;F16H57/039;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输送泵,特别涉及一种双联齿轮输送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洗衣机等电器设备上辅助的液体自动加注和输送的输送泵,主要由马达驱动齿轮等零件转动,带动相关体积的变化,产生吸取和压缩输出的功能。但加注和输送需要两个不同功能的输送泵实现,不仅成本较高,且占用体积不利于家电行业轻巧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一个马达分开带动两组输送功能的双联齿轮输送泵。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联齿轮输送泵,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盖、齿轮固定座和顶盖,安装在底盖中的一马达和二蜗轮,所述马达转动轴与一蜗杆连接,所述二蜗轮分别位于所述蜗杆两侧,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经蜗杆上设置的螺纹和蜗轮上设置的轮齿啮合;所述二蜗轮中心均设有单向连轴器,所述单向连轴器上端经齿轮固定座与联动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联动直齿轮与一直齿轮啮合,所述联动直齿轮与所述直齿轮位于齿轮固定座设置的密封腔内;其中,所述单向连轴器与所述联动直齿轮经一轴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向连轴器另一端经一弹簧与蜗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直齿轮与所述齿轮固定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齿轮固定座设置的密封腔与所述上盖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联动直齿轮与所述轴芯设有密封圈。
尤为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顶盖设有两组分别与所述齿轮固定座设置的二密封腔连接的输入管和输出管。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由外管和内管构成,所述外管直径大于所述内管直径。
优选的,所述外管内与内管连接处设有一钢珠,所述钢珠经一弹簧和一圆销固定。
优选的,所述钢珠直径大于内管直径,且小于外管直径。
供电给马达的直流电压分两种模式:一种是正常供电,使马达正转;另一种是供电极性相反,使马达反转。
马达接通正转时,两个蜗轮一起转动,因为单向连轴器的原因,只能驱动一边的齿轮转动,所以此时只有一边的齿轮泵工作,另一边的齿轮泵因本身的阻力关系不作任何动作;马达接通反转时,一边的齿轮泵不作任何动作,另一边的齿轮泵开始工作。两种模式不可同时工作。
当马达停止工作时,在输出管里,外管比内管直径大,使用钢珠和弹簧来阻断叶片泵内与输出管的液体,使其不能回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输送泵在可以外形增加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实现一个马达分开带动两组输送功能,可有效减小安装空间,且成本相对较低,可为客户提供更超值的产品,同时也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双联齿轮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该双联齿轮输送泵包括底盖1,轴芯2,轴芯2’,蜗轮4,蜗轮4’,蜗杆5,马达6,齿轮固定座7,橡胶圈8,橡胶圈8’,单向连轴器9,单向连轴器9’,联动直齿轮10,联动直齿轮10’,直齿轮11,直齿轮11’,钢珠15,弹簧16,圆销17和顶盖18;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盖1、齿轮固定座7和顶盖18,马达6、蜗轮4和蜗轮4’安装在底盖1中,马达6转动轴与蜗杆5连接,蜗轮4和蜗轮4’分别位于蜗杆5两侧,且蜗杆5与蜗轮4(蜗轮4’)经蜗杆上设置的螺纹和蜗轮上设置的轮齿啮合;蜗轮4和蜗轮4’中心分别设有单向连轴器9和单向连轴器9’,单向连轴器9和单向连轴器9’上端经齿轮固定座7分别与联动直齿轮10和联动直齿轮10’传动连接,联动直齿轮10与直齿轮11啮合,联动直齿轮10’与直齿轮11’啮合,齿轮固定座7设置有两个密封腔,联动直齿轮10和联动直齿轮10’设于两个不同的密封腔内;单向连轴器9与联动直齿轮10经轴芯2连接,单向连轴器9’与联动直齿轮10’经轴芯2’连接。
其中,单向连轴器9(单向连轴器9’)另一端经弹簧与蜗轮4连接;顶盖18设有两组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与齿轮固定座7设置的两个密封腔连接,前述输出管均由外管和内管构成,且外管直径大于内管直径,外管内与内管连接处设有钢珠15,钢珠15经弹簧16和圆销17固定,钢珠15直径大于内管直径,且小于外管直径。
优选的,所述联动直齿轮10(联动直齿轮10’)与齿轮固定座7连接处设有密封圈;齿轮固定座7设置的两个密封腔与顶盖连接处分别设有橡胶圈8和橡胶圈8’;联动直齿轮10(联动直齿轮10’)与轴芯2(轴芯2’)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士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士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