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钎焊的复合自动铝钎焊丝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504.2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阳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庆通有色金属工艺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28 | 分类号: | B23K35/28;B23K35/363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铝合金 汽车 骨架 蒙皮 接头 钎焊 复合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料,具体是一种用于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钎焊的复合自动铝钎焊丝。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尾气排放标准的更加严格,车身铝化和全铝车身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例如,意大利生产的法拉利汽车,全车只有传动轴的外圈是钢制的,其余全都是铝制的;德国生产的奥迪汽车,全车零部件几乎全部铝化。国产汽车平均每辆车用铝量100公斤以上,很多公司的全铝汽车样车都已试制完成。国外铝制车身的焊接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是绝对保密的。国内目前铝制车身是采用普通铝氩弧焊技术焊接的,车身焊接变形十分严重,乔正工作量很大,焊接效果很差,而且铝氩弧焊热影响区的强度也很差,容易断裂,焊缝的焊疤很大,很难磨平。传统的铝钎焊技术停仍留在整体加热、一次性熔化、凝固的水平上,存在的焊缝短、母材构件尺寸小的局限性,无法应用于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的钎焊连接。国内铝制车身主要受到焊接技术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
发明内容
为解决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钎焊连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钎焊连接的复合自动钎焊丝。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铝合金汽车骨架及蒙皮接头钎焊的复合自动铝钎焊丝,它由铝基钎料芯部、复合在该芯部叶片之间的铝用钎剂和喷涂在铝用钎剂表面上的硅粉层三部分组成。
所述铝基钎料芯部由互相垂直的四条叶片组成,其外径ф为3~4mm,芯部叶片厚度T为0.5~0.8mm;铝基钎料的型号为:BAl86SiZnCuNiMe, 该钎料的化学成分重量份比为:AL;84~90; Si:8~12; Zn:0.7~1.3; Cu:0.3~0.8; Ni:0.3~0.8, Sr:0.03~0.05; Zr:0.05~0.08; Ce:0.02~0.04。
所述铝用钎剂由Nocolok(KAlF4+K3AlF6共晶体)钎剂粉末和在钎剂粉末中均匀混入蒸发型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20000的聚乙二醇和合成树脂混合制成,便于调整膏状钎剂的粘稠度,将钎剂粉末固化且牢固地镶嵌在芯部的叶片之间。聚乙二醇与合成树脂的比例为7: 2~3。
所述硅粉层的硅粉的粒度为1200目以上,硅粉层厚为40~60μ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复合自动铝钎焊丝芯部材质中添加稀土元素:稀土Ce、稀有金属Sr、Zr,使钎料的内部组织晶粒细化、圆化,提高了钎焊接头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间的表面能(表面张力),提高钎料的润湿性、铺展性,即提高了复合铝钎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2、复合自动铝钎焊丝钎剂的粘结剂采用二元混合物,便于调整膏状钎剂的粘稠度;
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自动铝钎焊丝,在具有自动送丝、定位的自动或半自动钎焊设备的辅助下,可以连续焊接空间尺寸很大的汽车骨架或者蒙皮接头,可获得高强度、微变形、焊缝平整光滑的良好效果。可以大部分替代变形过大的铝氩弧焊连接;
4、在施焊过程中,在钎焊温度600℃条件下,粘结剂被很快全部蒸发掉,紧接着是Nocolok钎剂熔化,并流布到母材的钎缝上,使钎剂完成去除母材表面氧化膜的过程;最后是芯部钎料熔化,并受到毛细管效应的作用完全填充满钎缝。在对汽车车身实施连续钎焊过程中,需借助自动或半自动连续钎焊设备,采用两个热源,一个是普通火焰热源,一个是激光热源,分别预热母材和熔化钎焊丝,能确保连续钎焊过程持续、稳定进行。整个钎焊过程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铝钎焊丝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铝钎焊丝的芯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庆通有色金属工艺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庆通有色金属工艺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车牌系统
- 下一篇:一种3D一体化制卡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