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座安全带引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5765.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谷岛孝洋;田中纯;最上聪;山崎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2/24 | 分类号: | B60R2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座 安全带 引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座安全带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等车辆而言,在包括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前排座椅上设置安全带已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对乘客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在后排座椅上也开始设置安全带。
这种后座安全带的牵出口的位置可以适当选择。有一种方案是将后座安全带的牵出口设置在车体内侧的饰板上。如图1所示,车窗30周围设有饰板20,饰板20顶部呈平面状,该平面的高度与后排座椅10的肩部位置大致相当。在该平面上设有牵出口,安全带50被从中牵出。安全带50的下端在与座椅面大致相当的高度固定在车体内侧饰板60。
对于越野车等车型而言,为了增加空间的利用度,后排座椅10的靠背15被设置成可以朝前放倒。当使用完毕后,使后排座椅10复位时,有时会发生安全带50被卷进后排座椅10侧面与饰板20之间的情况,此时需要用力将安全带50扯出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安全带被卷入的后座安全带引导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座安全带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内侧饰板上的安全带牵出口,该安全带牵出口位于后排座椅靠背的侧后方位置;从安全带牵出口朝车体前方延伸形成的平面部;在所述平面部的车内侧边缘形成的向上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障壁。
可选地,所述障壁相对于安全带牵出口与安全带的下部固定位置之间的连线,位于车内侧。
可选地,所述障壁的最高点位于中央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安全带被复位的后排座椅靠背卷进后排座椅和饰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有安全带的后排座椅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座安全带引导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障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后排座椅
15......后排座椅靠背
20......饰板
30......车窗
40......牵出口
41......平面部
42......障壁
423......中央位置
50......安全带
60......车体内侧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在饰板20设有安全带50的牵出口40,牵出口40的高度与后排座椅靠背15(参见图1)的肩部位置大致相当,且位于后排座椅靠背15的侧后方位置。从牵出口40朝车体前方延伸形成平面部41,安全带50沿着该平面部41滑动。
为了防止安全带50在后排座椅靠背15复位时发生卷入,在所述平面部41的车内侧边缘形成向上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障壁42。该障壁42刚好位于所述平面部41和后排座椅靠背15之间。
由此,安全带50被障壁42挡住,可防止其被复位的后排座椅靠背15卷进后排座椅和饰板20之间。
即,所述障壁42相对于牵出口40与安全带的下部固定位置之间的连线,位于车内侧。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安全带50被复位的后排座椅靠背15卷进后排座椅和饰板20之间。
优选地,该障壁42的最高点位于中央位置423,也就是使整个障壁42呈山形。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安全带被卷入。
当然,障壁42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或喜好设置成各种形状,只要不影响防止安全带被卷入的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5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客车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