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工业用阀门试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252.0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保勇;刘忠华;杨恩涛;王建芳;陈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工业 阀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用阀门试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例如1000万吨/年炼油装置的外管廊单元,该单元牵涉到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各类阀门近6000个,其中绝大部分为DN20的放空、倒淋阀。根据要求,所有阀门必须现场进行压力及密封试验。而现场的环境都比较恶劣,不适用于一般的试验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套阀门试压平台,成功解决了阀门现场试压难的问题。实践证明该装置即能完全满足阀门试压各方面的技术要求,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推广使用价值。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工业用阀门试压系统,包括压力提供装置、阀门试压固定平台和连接管线;
所述压力提供装置包括打压泵和缓冲罐;打压泵的入口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本试压系统的进口;缓冲罐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进口;打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缓冲罐的第二入口;缓冲罐的第一出口上连接有第九阀门;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并联关系的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的进口;
所述阀门试压固定平台包括底座、被测阀门连接件和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分别设在底座的两端;被测阀门连接件的数量比被测阀门少一个,各个被测阀门连接件依次置于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之间;
各个被测阀门固定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阀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被测阀门固定件通过其上的开口分别连接第六阀门的出口、第五阀门的入口和第七阀门的入口;所述第二被测阀门固定件通过其上的开口分别连接第四阀门的出口和第八阀门的入口;所述第七、八阀门的出口连接本试压系统的出口;
所述第一、二被测阀门固定件上的开口连接有压力表;缓冲罐上连接有压力表。
还包括测试介质存储罐;本试压系统的进、出口分别与测试介质存储罐的出、进口连接。
还包括千斤顶;所述第二被测阀门固定件的与第一被测阀门固定件相反一侧连接千斤顶的顶杆
所述被测阀门固定件为法兰盲板。所述被测阀门连接件为法兰。
附图说明
图1:施压平台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中,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八阀门8、第九阀门9;
水箱a、缓冲罐b、打压泵c、千斤顶d、阀门试压固定平台e;
第一压力表11、第二压力表12、第三压力表3;
第一被测阀门A、第二被测阀门B、第三被测阀门C;
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业用阀门试压系统,包括压力提供装置、阀门试压固定平台和连接管线;
所述压力提供装置包括打压泵和缓冲罐;打压泵的入口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本试压系统的进口;缓冲罐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进口;打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缓冲罐的第二入口;缓冲罐的第一出口上连接有第九阀门;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并联关系的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的进口;
所述阀门试压固定平台包括底座、被测阀门连接件和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分别设在底座的两端;被测阀门连接件的数量比被测阀门少一个,各个被测阀门连接件依次置于两个被测阀门固定件之间;
各个被测阀门固定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阀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被测阀门固定件通过其上的开口分别连接第六阀门的出口、第五阀门的入口和第七阀门的入口;所述第二被测阀门固定件通过其上的开口分别连接第四阀门的出口和第八阀门的入口;所述第七、八阀门的出口连接本试压系统的出口;
所述第一、二被测阀门固定件上的开口连接有压力表;缓冲罐上连接有压力表。
还包括测试介质存储罐;本试压系统的进、出口分别与测试介质存储罐的出、进口连接。
还包括千斤顶;所述第二被测阀门固定件的与第一被测阀门固定件相反一侧连接千斤顶的顶杆
所述被测阀门固定件为法兰盲板。所述被测阀门连接件为法兰。
下面结合本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本例中,被测阀门是三个分别为第一被测阀门A、第二被测阀门B、第三被测阀门C。
1、试压流程及工作原理简介
1.1试压流程见图1:
1.2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眼镜
- 下一篇:一种键合点抗拉强度精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