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度补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929.8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黄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Q3/12;B23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补偿 机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深度补偿机构,尤指同时具有上补偿系统及下补偿系统的微型钻针套环深度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用来切削或钻孔的微型钻针会套设有一套环,套环与静点之间具有一固定距离以利进行钻孔作业,而当微型钻针使用后会产生磨耗,磨耗后的钻针容易影响其钻孔品质,因此必须重新研磨其刀刃,才能维持研磨的品质,而当微型钻针研磨后会使其长度产生变化,此时,套环与静点之间的距离则会产生误差,因此需要一种套环补偿系统来供微型钻针调整套环与静点之间的距离,而中国台湾公告号M369612号揭露一种「上补偿系统」的结构,然而,此种结构是利用顶推方式顶推钻针,因此只能向上进行套环调整,仅适用于套环与静点之间距离过短的情况,却无法用于当套环不慎误套导致与静点之间距离过长时做深度调整,因此,要如何于同一机构内同时具有上补偿系统与下补偿系统,以利于微型钻针于套设套环时进行套环深度的微调作业,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深度补偿机构夹持微型钻针,并移动微型钻针至适当位置,以利进行套环位置的调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补偿机构,包含有座体组、驱动装置及夹持装置,其中:
该座体组设置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具有第一基部,第一基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侧壁,而第二座体位于第一座体内,且第二座体具有第二基部,第二基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侧壁,第二基部正对于第一基部,第二侧壁正对于第一侧壁;
该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与滑动组,第一驱动器固设于座体组的第一基部上表面,且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推移杆,第一推移杆末端连接于第二座体的第二基部底面,第二驱动器固设于座体组的第二基部上表面,且第二驱动器连接有第二推移杆,而滑动组设置于座体组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
该夹持装置具有推移件与夹固件,推移件连接于驱动装置的第二推移杆,而夹固件设置于推移件远离第二推移杆的另一侧,且夹固件设置有受推移件推动产生夹持或放开的两夹臂。
所述的深度补偿机构,其中,该驱动装置的滑动组具有滑轨,滑轨上连接有滑块,滑轨固定于座体组的第二座体位于第二侧壁朝向第一侧壁一侧,而滑块固定于座体组的第一座体位于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一侧。
所述的深度补偿机构,其中,该夹持装置的夹固件于各夹臂处穿设有枢接孔,及于夹臂处位于枢接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端及推移端,且推移端至枢接孔的距离大于夹持端至枢接孔的距离,及于枢接孔内装设有轴柱,轴柱连接有用以定位轴柱的限位组,限位组固定于座体组的第二座体一侧。
所述的深度补偿机构,其中,该夹持装置的各夹臂穿设有枢接孔,且各夹臂位于枢接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端及推移端,推移端至枢接孔的距离大于夹持端至枢接孔的距离,枢接孔装设有轴柱,轴柱固定于座体组的第二座体。
所述的深度补偿机构,其中,该夹持装置的夹固件位于各夹臂一端设置有滚轮,该滚轮位于远离夹持端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驱动器推动推移件使微型钻针形成夹持定位后,续利用第一驱动器推动第二座体上下位移,让第二座体带动微型钻针上下位移进行套环深度补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外观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补偿动作示意图(一);
图8为图7A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补偿动作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B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组;11、第一座体;111、第一基部;112、第一侧壁;12、第二座体;121、第二基部;122、第二侧壁;2、驱动装置;21、第一驱动器;211、第一推移杆;22、第二驱动器;221、第二推移杆;23、滑动组;231、滑轨;232、滑块;3、夹持装置;31、推移件;311、基座;312、顶推部;313、抵持面;32、夹固件;321、夹臂;322、枢接孔;323、夹持端;324、推移端;33、限位组;331、第一限位件;332、第二限位件;34、轴柱;35、滚轮;4、微型钻针;5、套环;6、固定件;7、锁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钻床加工的靠山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恒温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