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0182.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欢欢;郭宽新;孙海知;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效 多晶 硅片 生产 坩埚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属于多晶硅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使得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极大影响,太阳能的利用成为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主力军。
光伏产业是太阳能利用的一部分,目前光伏电池主要是晶体硅电池,晶体硅电池又以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占主导地位,单晶硅由于其单一的晶向,电池效率较高,但缺点是成本也较高;多晶硅电池效率低于单晶硅电池1.5~2%,但成本较低;目前光伏行业内出现了单晶铸造,也就是所谓的“准单晶”,但该技术的铸造成本高,并且目前无法解决自身及后端产品出现的相关问题,因此仍处于研究阶段。
从综合因素分析,多晶硅片的发展仍然是主流趋势,因其有良好的成本优势、简便的生产工艺。目前多晶硅片电池效率主要集中在16.6~17.0%的水平范围内,为了提高多晶硅片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其品质并提高多晶硅片的电池效率。
在铸造多晶硅片的过程中,传统的坩埚底部的坩埚垫板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在晶体形核、生长过程中为均匀散热,无法改变晶粒生长顺序,且垫板横向传热较多,使得横向的温度梯度较高,影响晶体形核及生长,降低多晶硅片的品质,从而降低了电池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变晶粒生长顺序并减少横向温度梯度的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它包括坩埚垫板本体,所述坩埚垫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条纵横交错布置的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的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倒梯形或者矩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内嵌置有隔热条或者涂敷有保温涂料。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坩埚垫板本体的总厚度H为0.1~10cm,所述槽的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倒三角形的高h为0.2~9.9cm,倒三角形的底边长L1为0.1~10cm,相邻两槽的间距d为0.1~5c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坩埚垫板本体的总厚度H为0.1~10cm,所述槽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倒梯形的高h为0.2~9.9cm,倒梯形的顶边长L1为0.1~10cm,倒梯形的底边长L2为0.1~10cm,相邻两槽的间距d为0.1~5c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坩埚垫板本体的总厚度H为0.1~10cm,所述槽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高h为0.2~9.9cm,矩形的宽L1为0.1~10cm,槽与槽间隔d为0.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坩埚垫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条纵横交错布置的槽,坩埚与坩埚垫板直接接触处的散热量大于坩埚与槽接触处,改变坩埚底部的温度分布达到优先生长并筛选的目的,同时由于槽与槽的间隔,且槽内嵌置有隔热条或者涂敷有保温涂料,能够有效减少坩埚垫板的横向热量散失,使得该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具有有效改变晶粒生长顺序并减少横向温度梯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侧视图。
其中:
坩埚垫板本体1
槽2
隔热条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高效多晶硅片生产的坩埚垫板,它包括坩埚垫板本体1,所述坩埚垫板本体1为方形,所述坩埚垫板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条纵横交错布置的槽2,所述槽2的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倒梯形或者矩形,所述槽2内嵌置有隔热条3或者涂敷有保温涂料,所述隔热条3的尺寸小于槽2的尺寸。
实施例1:
参见图2,坩埚垫板本体1的总厚度H为4cm,槽2的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倒三角形的高h为1cm,倒三角形的底边长L1为1cm,相邻两槽2的间距d为0.5cm,所述槽2内嵌置有隔热条3,隔热条3为石墨硬毡制成。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角形喷丝板
- 下一篇:一种PECVD射频电极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