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4784.0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黎澄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澄光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2;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空调,一般出风和排风均来自室内。移动空调的排风是吸取室内的风,利用室内空气热交换后,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这样在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里,由于空调运行,室内外会形成压差,室内会产生负压,导致室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外面的热风(制冷时)或冷风(冬天制热时)会通过门缝或别的缝隙流到室内。这样就造成制冷时外面的热风不断进来,制热时外面的冷风不断进来,降低了制冷或制热的效果,不但造成能量的损失,而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造成室内外压差,效率高的移动空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和风管;所述空调主体的后部设有包含上、下设置的排风口和进风口的风口;所述风管包括空调接头、螺纹管和窗户接头;所述空调接头和窗户接头分别固定在螺纹管的两端;所述风管的空调接头与空调主体的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管内还设有将空调接头、螺纹管和窗户接头分隔为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隔板;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连通空调主体的进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风管的窗户接头的外侧设有与隔板固定连接的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向上弯曲。
所述风管的隔板包括两层塑料薄膜或布、设置在两层塑料薄膜或布之间的隔音板和吸音材料;所述隔音板为塑料板;所述吸音材料为毛毡或吸音海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主体的进风和排风都连通室外,利用室外空气换热,然后再排出去,不会减少室内空气流通,也不会造成室内外压差和能量损失,使人感到更加舒适、安全,提高了移动空调的工作效率,更加节能。
(2)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风管接头分隔板向外延伸,并呈向上弯曲的弧形,这种结构能够将空调主体的排风向上导出,避免制冷时排出的高温气体被进风口吸入,进一步提高移动空调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风管的隔板内设有隔音板和吸音材料,这种结构能够大大降低风经过风管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管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空调主体1、风口11;
风管2、空调接头21、螺纹管22、窗户接头23、隔板24、塑料薄膜或布241、隔音板242、吸音材料243、弧形挡板25;
进风通道3;
排风通道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包括空调主体1和风管2。
空调主体1的后部设有包含上、下设置的排风口和进风口的风口11。风管2包括空调接头21、螺纹管22和窗户接头23。空调接头21和窗户接头23分别固定在螺纹管22的两端。风管2的空调接头21与空调主体1的风口11固定连接。风管2内还设有将空调接头21、螺纹管22和窗户接头23分隔为进风通道3和排风通道4的隔板24。进风通道3和排风通道4分别连通空调主体1的进风口和排风口。风管2的窗户接头23的外侧设有与隔板24固定连接的弧形挡板25。弧形挡板25向上弯曲,避免制冷时排出的高温气体被进风口吸入。
见图2,风管2的隔板24包括两层塑料薄膜或布241、设置在两层塑料薄膜或布241之间的隔音板242和吸音材料243。隔音板242为塑料板。吸音材料243为毛毡或吸音海绵。
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空调主体的进风和排风都连通室外,利用室外空气换热,然后再排出去,噪音低,不会减少室内空气流通,也不会造成室内外压差和能量损失,使人感到更加舒适、安全,提高了移动空调的工作效率,更加节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澄光,未经黎澄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4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