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公交车内的扶手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81686.X | 申请日: | 201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满堂;张同斌;万新生;田会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公交车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公交车内的扶手杆。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公交车上均具有扶手杆,用于给站立的乘客扶手之用以稳定身体。现有技术的扶手杆通常包括竖直杆和水平杆,竖直杆的一端与车顶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底板连接,水平杆的一端与竖直杆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本体连接,这样乘客就可以拉在水平杆或竖直杆上。但是,这种结构的扶手杆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竖直杆是从车顶一直到车架底板的,而当车内乘客较多时,竖直杆与车架底板连接的部分就占用了站立乘客的空间,使站立的乘客很容易碰到竖直杆的下部,因此,一方面会使乘客的脚受伤,另一方面在不停地碰撞后扶手杆会由于震动而松动,从而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不会碰到乘客的脚,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包括竖直杆和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由平行设置的水平上杆和水平下杆组成,水平上杆和水平下杆的一端分别与车架本体的侧壁连接,水平下杆的另一端与竖直杆的下端连接,竖直杆的上端与车架本体的顶部连接,水平上杆的另一端与竖直杆的中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竖直杆的下端并没有与车架底板连接,而是与水平下杆连接,因此,竖直杆的下部并不会阻碍乘客的脚占用的空间,换句话说,乘客不会与竖直杆发生碰撞的现象,从而也延长了扶手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的水平下杆与竖直杆的下端的连接处通过弯管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水平下杆与竖直杆的连接处形成圆弧过渡,因此,避免发生尖角伤人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本体;2、弯管;3、水平下杆;4、水平上杆;5、竖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竖直杆5和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由平行设置的水平上杆4和水平下杆3组成,水平上杆4和水平下杆3的一端分别与车架本体1的侧壁连接,水平下杆3的另一端与竖直杆5的下端连接,竖直杆5的上端与车架本体1的顶部连接,水平上杆4的另一端与竖直杆5的中部连接。
所述的水平下杆3与竖直杆5的下端的连接处通过弯管2连接。本实施例中,弯管2的一端与竖直杆5的下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水平下杆3的一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弯管的两端也可以是分别和水平下杆、竖直杆焊接、卡接,等等。这些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1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