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在压装机上的工件高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4706.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锋;陈国平;蔡林虎;刘世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机 工件 高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机,具体涉及一种用在压装机上的工件高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压装机,是用于压装零部件(譬如轴和轴套)的机械设备。现有的压装机,包括精密压装机,都只能控制压头下压的位移量(下压的行程),即控制零件压装后的总高度。但对于一些特别的零件,由于轴类零件上的某段尺寸存在偏差,虽压装机的精度保证了压装后轴的顶端至轴套底段间的总距离(即总高度),仍不能保证轴类零件上的某处至轴套底部的距离。譬如,附图1所示,待压装的工件是一轴类零件1和一套类零件2,按工艺要求需要严格保证C段尺寸,用压装机只能保证压装后总高度尺寸A,由于轴类零件1上的B段尺寸偏差较大,故而保证了尺寸A并不代表C段尺寸能被保证。对于上述情况,为保证C段尺寸,人们通常会想到用工装阻挡死限位的方式来限制轴类零件1上a面的下移,但是实际中a面可能是塑料材质而不能承受较大压力,所以不能用工装阻挡死限位的方式来保证C段尺寸。对于该种情况,就必须设计一套辅助装置来控制和保证C段尺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压装机上的工件高度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压装机不能控制轴类零件上的某个面至轴套底部间的距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在压装机上的工件高度控制装置,由一浮动板、一安装板、多个弹性支撑组件以及位移传感器组成;所述浮动板和安装板平行相对布置,浮动板中部开设通孔;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连接在浮动板和安装板之间,弹性支撑组件由导柱、导向孔以及压簧组成,所述导柱和导向孔中,一者设于浮动板上,另一者对应设于安装板上,导柱穿于导向孔中导向配合;所述压簧套设于导柱上,且作用在浮动板与安装板之间,压簧的弹簧力使浮动板与安装板相远离;所述安装板固设于压装机的台面上使浮动板朝上设置,或者安装板与压装机的压头固定连接使浮动板朝下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对应所述浮动板的高度位置设置,位移传感器的输出连接压装机的控制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共有四个,它们设置于浮动板的四角处。
2、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孔为直线轴承的内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压装机能精确控制轴类零件上的某个面至轴套底部间的距离,满足了客户的特殊要求;
2、本实用新型本身结构较为简单、实现成本也不高,易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的待压装工件的通用模拟简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适用的一种待压装工件举例。
以上附图中:1、轴类零件;2、套类零件;3、浮动板;4、安装板;5、弹性支撑组件;6、位移传感器;7、导柱;8、导向孔;9、压簧;10、直线轴承;11、通孔;12、套类零件;13、轴类零件;14、塑料环片;15、台面;16、压头;17、上下微调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2~3所示:
一种用在压装机上的工件高度控制装置,由一浮动板3、一安装板4、多个弹性支撑组件5以及位移传感器6组成。
所述浮动板3和安装板4平行相对布置,浮动板3中部开设通孔11。所述弹性支撑组件5连接在浮动板3和安装板4之间,弹性支撑组件5由导柱7、导向孔8以及压簧9组成。所述导柱7和导向孔8中,一者设于浮动板3上,另一者对应设于安装板4上,导柱7穿于导向孔8中导向配合。具体如附图3所示,导向孔8设于浮动板3上,而导柱7是由安装板4上朝向浮动板3伸设。导向孔8具体是直线轴承的内孔,即在浮动上固设有直线轴承10,直线轴承10的内孔作为所述导向孔8与导柱7配合。所述压簧9套设于导柱7上,且作用在浮动板3与安装板4之间,压簧9的弹簧力使浮动板3与安装板4相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5共有四个,它们分列于浮动板3的四角处。如附图2、3所示,所述安装板4固设于压装机的台面15上使浮动板3朝上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4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