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球墨铸铁管及制作其用金属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4219.4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刚;余银波;侯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光华铸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球墨铸铁 制作 金属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离心球墨铸铁管及制作其用金属模具,属于水冷金属型工艺生产离心球墨铸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型接口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和T型接口DN1000离心球墨铸铁管采用水冷金属型工艺生产初期,曾遭遇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即离心球墨铸铁管从离心机浇铸成型进行退火处理后,承口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椭圆现象。当铸管的承口椭圆变形误差较大时,此类铸管均需做报废处理;当铸管的承口椭圆变形误差稍小时,对这类铸管则需在退火炉后的精整线上作校圆处理。在进行校圆处理时,若生产员工操作方法稍有不当就会造成铸管承口部位的组织出现损伤;若情节严重也会导致铸管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及制作其用金属模具,制作出的离心球墨铸铁管的承口端设有加强筋,产品合格率高,使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离心球墨铸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首、尾分别设置承口端和插口端,所述承口端的端口外沿设有环状加强筋;
所述离心球墨铸铁管为T型接口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或为T型接口DN1000离心球墨铸铁管。
制作离心球墨铸铁管用金属模具,左环体、中环体和右环体连为一体,中环体一端端部内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的加强筋相配合,中环体内腔形状与所述的离心球墨铸铁管外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模具直接成型的离心球墨铸铁管的承口端的端口外沿设有环状加强筋,有利于提高承口端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有效地克服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承口变形或被破坏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球墨铸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作离心球墨铸铁管用金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离心球墨铸铁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首、尾分别设置承口端2和插口端3,所述承口端2的端口外沿设有环状加强筋4;
所述离心球墨铸铁管为T型接口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或为T型接口DN1000离心球墨铸铁管。
制作离心球墨铸铁管用金属模具,左环体5、中环体6和右环体7连为一体,中环体6一端端部内腔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与所述的加强筋4相配合,中环体6内腔形状与所述的离心球墨铸铁管外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是在生产T型接口DN1000、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的金属模具的内腔作改进,从而使生产出的T型接口DN1000、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的承口端2外壁有一道环形加强筋4,克服了T型接口DN1000、DN1200离心球墨铸铁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椭圆变形,并彻底消除了离心球墨铸铁管进行承口校圆时出现内伤的隐患,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光华铸管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光华铸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4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水银式高度测量仪的气柜
- 下一篇:一种隧道内安装并固定设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