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一体式管路的进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6244.7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P·D·瓦尔科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吴鹏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体式 管路 进油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盖油箱开口的进油阀(加油口阀),尤其涉及含有与燃油排放系统中的部件相关联的多个孔的进油阀。
背景技术
车辆燃油排放系统可包括布置在油箱内并经由穿过油箱的相应孔使油箱向外排气的多个部件、例如阀。油箱还可包括对应于例如燃油管路、清洗嘴、端口和其它系统部件的附加孔。
为使排放最小化,该系统对于液态燃油和燃油蒸气都应当还具有低水平的可渗透性。油箱中为容纳所述孔而形成的每个开口或“孔洞”也产生了渗透路径,随着渗透路径数量的增加,油箱的可渗透性也增加。因此,希望减小油箱孔洞的数量,特别是考虑到满足对于部分零排放车辆(PZEV)和超低排放车辆(ULEV)的特别严格的排放要求。另一方面,仍然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油箱孔洞来容纳将油箱与排放系统中其它部件相连所需的全部孔。
期望一种能够提供容纳燃油系统中的多个部件的多个孔而不增加油箱的可渗透性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油箱进油阀可以包括能附装至该油箱的法兰以及形成在该法兰中的第一孔和第二孔。该进油阀还可以包括与该第一孔相关联的燃油阀和与该第一孔相关联的加注管嘴。该燃油阀和该加注管嘴可以形成通过该第一孔的燃油路径。所述进油阀还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二孔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嘴,所述至少一个嘴可连接至清洗管路、燃油泵或燃油管路。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油箱进油阀可以包括能附装至该油箱的法兰以及形成在该法兰中的一个孔。燃油阀和加注管嘴可以都与所述第一孔相关联,以形成通过所述第一孔的燃油路径。所述进油阀还可以包括从燃油管嘴的基部以一定角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清洗嘴。
附图说明
图1A和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油阀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2A和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进油阀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3A和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进油阀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4A和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进油阀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油阀10。该进油阀10覆盖油箱(未示出)中的开口或孔洞。所述开口形成渗透路径,该渗透路径被进油阀10封闭,以阻止液态燃油和燃油蒸气经由该开口通过。进油阀10作为附装点以用于燃油排放系统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燃油管路、阀和清洗嘴。在下述实例中,将参考直列式单向阀(ICV)、清洗嘴和燃油管路来描述进油阀10,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进油阀10可以与燃油排放系统内的任意其它部件连接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A和1B的进油阀10具有法兰16,该法兰16通过任何已知方式,例如通过焊接、化学粘接、机械互锁或胶合连接至油箱。进油阀10可构造成永久地连接至油箱(例如,通过焊接)或可拆卸地连接至油箱(例如,通过机械互锁)。可以在法兰16上形成可选的焊脚18,以辅助进油阀10与油箱之间的连接。用于制作法兰16的具体材料可取决于进油阀10将要附装的油箱的类型。例如,法兰16可由塑料制成,它可附装至塑料油箱。或者,法兰16可由金属铸成,以便它能容易地附装至金属油箱。
法兰16可具有任意适当的形状、例如圆形或椭圆形,这取决于进油阀10中其它元件的构型,如下面更加详细描述的。
在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中,法兰16可具有两个孔,一个孔与一个或多个清洗嘴20a、20a′相关联,另一个孔与直列式单向阀(ICV)20b相关联。进油阀10可包括彼此对齐的两个清洗嘴20a,一个清洗嘴20a布置在油箱的内侧,另一个清洗嘴20a′布置在油箱的外侧。清洗嘴20a、20a′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倒钩22,以提供与清洗管路(未示出)的牢固连接。
ICV 20b可以具有加注管嘴20c或者与加注管嘴20c相关联,以便能与加注管路(未示出)连接。在该实施例中,ICV 20b还连接至布置在油箱外部的燃油管嘴20c,以便形成燃油路径。加注管嘴20c还可具有相应的倒钩22,以提供更加牢固的连接。ICV 20b本身可具有允许其用作单向阀的任意构型。图中所示的ICV 20b包括布置在油箱内部的挡板(活门)24,但该ICV 20b可具有其它封闭机构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6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带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