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冰三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200.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芝;陈兴;郑松林;朱红全;王绍菲;熊俊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冰三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车,尤其是一种可以在水中、冰面和陆上行驶的急救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造成财产的损失,而且受灾人员的生命都将受到很大威胁。数据表明,89.56%受灾人员的伤亡是由于灾难发生后不能及时得到救援而产生,而并非灾难直接引起。调查表明,如果救援到达的时间能缩短,将会大大减少伤亡人数,挽回大量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外部医疗救助。然而,自然灾害通常对铁路、公路等交通路线造成难以预料的破坏,交通受阻使营救人员、物资不能及时到达灾区。灾害发生后对通讯设施也造成了很大破坏,灾区与外界的通讯往往受到影响,外界无法及时恰当地组织救援。所以,快速的跨越障碍进入灾区,提供救援物资并且了解受灾地区的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水陆两用车大都是轮式结构,通过性能较差,无法顺利通过复杂路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
面对复杂的路况,如泥石流引起的山体滑坡、震后的废墟、洪涝灾害产生的水城、冰面以及中国水乡城市特有的水陆交错的路况等等。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拥有多种功能集合于一体的水陆冰三用车。使水陆冰三用车能够尽快的到达受灾地点,将基本的救护药品和生活必需品及时送达,快速有效地转运伤者,使伤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基于其良好的通过性、跨障性、承载性也可以作为中国一些水乡城市的运输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水陆冰三用车,用于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道路被毁的情况下,能及时将救援物资送达灾区并及将伤员转移,也可用作水乡城市的运输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陆冰三用车,包括车厢、自动升降装置、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水上推进装置,其特点是:车厢两侧装有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水上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机构和划水板结构,划水板结构设置在陆地行驶装置的橡胶履带的侧面,车厢上面设有自动升降装置,用于自动调节车辆底部离地间隙。
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中的履带为充气式橡胶履带,用于减轻震动冲击,在水中增大浮力,提高车辆的承载性。
车厢由超疏水性材料制成,车厢底部表面覆盖有一层铜网,用于提高车辆在水面上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陆地行驶装置采用橡胶履带式,结构为中空且可充气。橡胶履带相比于轮式结构越野性能强,能在多种复杂路况下行驶。中空可充气橡胶履带在陆路上可减轻地面的震动冲击,在水中可增大浮力,提高车辆的承载性。水上推进装置在传统的螺旋桨机构基础上增加了划水板结构,不仅增大该车在水中的推动力,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左右履带的转速来实现该车的快速转向。车辆底部的自动升降可以减小水中的行驶阻力、提高空气动力性能及通过性。采用超疏水性材料的车身在水上有更大的浮力,承载性能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冰三用车,包括车厢1、自动升降装置5、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2、水上推进装等。
车厢1两侧装有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2;水上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机构和划水板结构3,划水板结构3设置在陆地行驶装置的橡胶履带的侧面,车厢1上面设有自动升降装置5,用于自动调节车辆底部离地间隙。
履带式陆地行驶装置2中的履带为充气式橡胶履带,用于减轻震动冲击,在水中增大浮力,提高车辆的承载性。
车厢1由超疏水性材料制成,车厢底部表面覆盖有一层铜网4,用于提高车辆在水面上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轮胎式的橡胶履带,将传统的铁制实心履带用充气式的橡胶履带代替。因为采用充气式履带,车辆与地面附着性能大幅提高,能更好的通过松软路面,克服了传统轮式结构车辆通过松软路面打滑的缺陷。同时,充气结构使履带有更好的减震性能,并且提高了车辆在水中的行驶能力。
可变式履带原理:在履带的内侧装上一层挡板,当车辆切换到涉水模式后,通过操纵机构将挡板上的卡环打开,使卡板在履带的内侧展开。当发动机带动履带转动时,挡板随之转动,履带和螺旋桨同时拨水驱动车辆行驶。同时通过液压作动器使车辆底部下降,提高车辆在水上的行驶能力。通过操纵机构控制将履带上的挡板收回,并使车辆底部升高,实现路面及冰面的通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栽培的挤压装置
- 下一篇:粮仓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