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729.9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虎;孙超超;万云龙;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大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4 | 分类号: | B60K17/14;B60K17/16;B60B35/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更换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属于差速驱动桥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348075A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的驱动桥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323253A公开了一种差速驱动桥,这些驱动桥的结构,电机均固定在变速箱体内,如果电机损坏,维修时,需要拆开变速箱体,非常不便,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动力件的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包括驱动装置、变速装置、差速器和固定于车身上的半轴套管以及分别和差速器连接的两根半轴,半轴安装在半轴套管内,驱动装置通过变速装置驱动差速器旋转,还包括变速箱体,所述的差速器和变速装置均安装在变速箱体内,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变速箱体外。
进一步,所述的变速装置由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驱动齿轮以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变速箱体上的第一级传动轴和第二级传动轴组成,第一级传动轴与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齿轮套装在第一级传动轴上,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套装在第二级传动轴上,驱动齿轮和第一从动轮相啮合,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的差速器相啮合。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驱动装置输出动力,通过变速装置减速后,传递给差速器,再由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半轴,从而带动两边的轮毂转动,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将驱动装置独立设计在变速箱体外,而且和半轴套管分离开,便于更换驱动装置,以及对变速箱体内部的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而且结构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的可更换式驱动桥,包括驱动装置1、变速装置、差速器2和固定于车身上的半轴套管3以及分别和差速器2连接的两根半轴4,半轴4安装在半轴套管3内,驱动装置1通过变速装置驱动差速器2旋转,还包括变速箱体5,差速器2和变速装置均安装在变速箱体5内,驱动装置1固定连接在变速箱体5外。变速装置由第一从动轮6、第二从动轮7和驱动齿轮8以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变速箱体5上的第一级传动轴9和第二级传动轴10组成,第一级传动轴9与驱动装置1连接,驱动齿轮8套装在第一级传动轴9上,第一从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7均套装在第二级传动轴10上,驱动齿轮8和第一从动轮6相啮合,第二从动轮7与所述的差速器2相啮合。
驱动装置1可采用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驱动装置1输出动力,通过变速装置减速后,传递给差速器2,再由差速器2将动力传递给半轴4,从而带动两边的轮毂11转动,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将驱动装置1独立设计在变速箱体5外,而且和半轴套管3分离开,便于更换驱动装置1,以及对变速箱体5内部的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而且结构较简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大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大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玻璃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致密镁铝尖晶石耐火骨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