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256.9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裕洲;倪瑞铭;赖炳旭;陈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项荣;姚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触控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尤其涉及一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控传感器。
背景技术
图1为公知电容式触控传感器1的电极图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容式触控传感器1在一基板表面以第一次制造过程布设二相邻的第一轴向电极区块10、第一轴向导线11及二相邻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12,第一轴向导线11连接该等第一轴向电极区块10,且该多个第二轴向电极区块12分置在第一轴向导线11双侧,以第二次制造过程于第一轴向导线11上覆盖一绝缘层15,并以第三次制造过程于该等第二轴向电极区块12之间连接一金属制的第二轴向导线13,而使第一轴向导线11与第二轴向导线13之间形成电性绝缘,以构成一触控电路图形。由此可知,公知电容式触控传感器1的制造过程繁琐,且成本高昂,而且连接第一轴向电极区块10、第二轴向电极区块12的第一电极引线14、第二电极引线16皆为金属材质,占据一部分的触控区域,所以导致触控电子产品的屏幕相对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公知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具有产品轻薄及制造成本低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的设置不会导致触控电子产品的屏幕相对较小。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电极引线,其中该每一条第一电极引线连接一第一电极;多个该第一电极,彼此间隔排列,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二相对的感应元件及一连接元件,且该连接元件连接该两个感应元件;多条第二电极引线,其中该每一条第二电极引线串连有多个第二电极;多个该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以及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与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交错设置,且该多个相邻的第二电极分置于该第一电极的该连接元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由于为一种具有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控传感器,而且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皆可在单一制造过程中形成,不需繁琐的多次制造过程,所以具有产品轻薄及制造成本低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材质,不需占据另外的区域,不会导致触控电子产品的屏幕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一具体实施例部分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电容式触控传感器1
第一轴向电极区块10
第一轴向导线11
第二轴向电极区块12
第二轴向导线13
第一电极引线14
绝缘层15
第二电极引线16
电容式触控传感器2
第一电极20
感应元件200
连接元件202
第一电极引线22
第二电极24
第二电极引线26
透明基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电容式触控传感器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20、多条第一电极引线22、多个第二电极24以及多条第二电极引线26,而且电容式触控传感器2可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板28,使得第一电极引线22、第二电极引线26及第一电极20、第二电极24形成于透明基板28上。透明基板28可以选自于玻璃、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等之一材料所制成的透明薄板。
参考图2所示,多个第一电极20彼此间隔排列,其中第一电极20具有二相对的感应元件200及连接元件202,且连接元件202连接该两个感应元件200。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200的较佳形状可以呈三角形形状,但不以此为限。另外,每一条第一电极引线22各自连接一个第一电极20。
又如图2所示,多个第二电极24彼此间隔排列。在此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4的较佳形状可以呈三角形或菱形形状,当然亦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另外,每一条第二电极引线26串连有多个第二电极24。
另外,须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多个第一电极20与该多个第二电极24彼此交错设置,且该多个相邻的第二电极24分置于第一电极20的连接元件202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支架
- 下一篇:地铁车辆客室侧窗防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