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机及其接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6710.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山;钱胜;周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1R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电机 及其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机及其接线座。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短缺、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低碳环保意识的加深,“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口号,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
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机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这就要求电机必须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从而要求电机动力出线结构简单,但是,现有的电机接线较为复杂。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机出线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电机出线结构包括:设有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接线柱13和绝缘转接头16,绝缘转接头16穿过电机的端盖11通过转接头密封圈12密封,接线柱13通过接线柱密封圈15与绝缘转接头密封,第一端部131位于电机内部并与电机的引出线14电路导通连接,第二端部132位于电机外并与外接电缆17电路导通连接。
上述结构的组装过程如下:电机的引出线14在除去漆皮后通过液压钳夹紧,用搪锡的方式与接线柱13的第一端部131连接在一起,接线柱密封圈15安装在接线柱13的第二沟槽内;然后将接线柱13穿过装有转接头密封圈12的绝缘转接头16,绝缘转接头16通过螺纹固定在端盖11上;用铜螺母18将接线柱13固定设置于绝缘转接头16上,铜螺母18与接线柱13有一段采用过盈配合,外接电缆17通过夹紧、搪锡的方式与裸铜端子连接后用铜螺母18固定在接线柱13的第二端部132上。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此种接线结构可以提高电机的密封性,但是其安装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接线柱13的第二端部132暴露在电机的端盖1的外部并且通过铜螺母18将外接电缆17固定连接在第二端部132上。这样设置由于第二端部132和铜螺母18都具有导电性,当接线不牢固时容易发生电泄露,对其他的部件正常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当电压等级较高时,此种接线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不能满足整车的实际使用要求。
因此,如何改进电机的接线结构,确保其安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机及其接线座,安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机接线座,包括设置有三相线接口、导出线接口的绝缘壳体、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三相线接口的三相线接触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导出线接口的导出线接触件,所述三相线接触件和所述导出线接触件在所述绝缘壳体内部相导通。
优选的,所述三相线接口内设有由多个弹性件所围成的第一接触口,所述三相线接触件设有第一接触头,所述第一接触头卡置于所述第一接触口。
优选的,所述导出线接口内设有由多个弹性件所围成的第二接触口,所述导出线接触件设有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二接触头卡置于所述第二接触口。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三相线接口和所述导出线接口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三相线接口和所述导出线接口卡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绝缘壳体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的防松板,所述防松板设置有与所述三相线接口和所述导出线接口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三相线接口和所述导出线接口卡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绝缘壳体底部设有防松槽,所述防松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松槽。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机,包括安装槽和上文所述动力电机接线座,所述动力电机接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机接线座,包括设置有三相线接口、导出线接口的绝缘壳体、可拆卸于所述三相线接口的三相线接触件、可拆卸于导出线接口的导出线接触件,三相线接触件与导出线接触件在绝缘壳体内部相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漆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导聚光跟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