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气后不易脱座的机动车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731.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武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2 | 分类号: | B60C15/02;B60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气 不易 机动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轮胎,特别是漏气状态下不易脱座的机动车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机动车的正常行驶离不开保持一定压力的轮胎。一般情况下,轮胎的胎面弧长度小于两胎侧装配线到胎肩的弧线长度和轮辋宽度(L3)之和。当轮胎漏气后被压瘪,由于胎侧部位胎体薄,容易弯曲而折叠,导致胎唇部位无法与轮辋紧密固定,容易从轮辋中脱落。
目前,国内解决轮胎漏气后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途径:附加支撑物方案和胎体结构加强方案。(1)附加支撑物方案是在轮胎内部增加一具比轮胎空腔直径稍小的部件。该部件与轮辋钢性联结,在轮胎漏气后支撑轮胎外径不发生大的变形,并在此状态下临时行驶一段距离。这个方案的问题是:对轮胎与轮辋总成有较大的改变,轮胎装配作业困难,与普通作业不通用。(2)胎体结构加强方案是在轮胎胎侧部位补强高强度材料,保证轮胎在漏气的状态下可以支撑车辆的重量,从而可以短时行驶一段距离。这个方案的问题是:对轮胎生产工艺做了较大的改变,并且胎体加强后,导致轮胎的装配作业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轮胎,这种轮胎在漏气时不易脱座,有效降低了司机和乘坐人员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气后不易脱座的机动车轮胎,包括胎面、胎肩、胎侧和胎唇,所述胎侧与胎唇交界处设有装配线,所述胎唇与轮辋紧密固定,所述胎面的宽度为弧长所述装配线到胎肩的距离为弧长所述轮辋的宽度为L3,所述和L3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轮胎,当轮胎漏气时,轮胎受重力作用下沉,在胎侧部位折叠;因胎面部位较宽,依靠整块胎面的张力,将胎侧向两边拉,可以克服震动产生的脱圈力量,从而将胎侧固定在轮辋座上,并在此状态下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减少了轮胎脱座引起的附加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漏气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现有轮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轮胎漏气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漏气后不易脱座的机动车轮胎,包括胎面1、胎肩2、胎侧3和胎唇5,所述胎侧3与胎唇5交界处设有装配线4,所述胎唇5与轮辋6紧密固定,所述胎面1的宽度为弧长所述装配线4到胎肩2的距离为弧长所述轮辋6的宽度为L3,所述和L3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对依照本实用新型生产的轮胎,进行测试,数据如下:
时间:2012-3-4到2012-3-7
车型:DY100
装配轮胎规格:80/80-17 4PR TT
测试程序:(1)将测试轮胎装配在后轮上,充气后确认上座均匀,再卸掉气门芯;(2)以不高于3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测试时间不超过1小时,当轮辋摩擦地面时停止测试;(3)卸下轮胎,观察轮胎的损坏情况,如无损坏再正常装配充气;(4)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观察3天时间。
测试结果:无气门芯行驶及后面观察3天无异常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武橡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武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板机收料升降托板架
- 下一篇:一种车身电器控制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