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4995.7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平;胡海平;习刚;罗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思利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C23C16/26;C04B35/83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炭异径筒状 制品 cvi 致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积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炭/炭复合材料制品在高温热场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类形状的炭/炭复合材料制品也逐步地研制出来并投入批量生产,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备性能更好的炭/炭材料,人们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即CVI技术来生产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品,由于使用这种方式产出的异径筒状制品的致密效率不高,且致密效果不均匀,因此发明创造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为大势所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出的异径筒状制品的致密效率不高,致密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包括两个以上分层排布且边缘放置有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设有通孔的孔板,和位于该孔板中部且两端分别与相邻孔板连接的导气筒。
进一步地,在所有孔板中,中间层的孔板上的通孔位于所述炭/炭异径筒状制品与导气筒之间,而其他层的孔板上的通孔则位于所述炭/炭异径筒状制品与导气筒之间,和孔板的中心;中间层的孔板下方与该层孔板相连的导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为了便于定位,所述孔板上与导气筒的连接处还加工有用于定位的环形浅槽。
为了进一步均匀致密,所述炭/炭异径筒状制品与导气筒之间的通孔在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孔板下方的导气筒侧壁上的通孔在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相邻两炭/炭异径筒状制品之间的间隙为0.5~40mm;所述孔板、导气筒均采用石墨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板石墨件制作而成的孔板与导气筒配合,并在孔板上加工有环形浅槽,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本装置便于操作,可靠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流分为两路由下部孔板引入,其中一路引入下层炭/炭异径筒状制品,另一路由导气筒引入上层炭/炭异径筒状制品,解决了气流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差异,使得气体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致密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位于距层状排列的孔板中心高度最近位置的孔板上只在炭/炭异径筒状制品与导气筒之间设置通孔,并在位于该孔板下方且与其相邻的导气筒上设有通孔,这样的设置使得气体进入本装置后于中部位置向两边分散,进一步提高了气体的均匀分布。
(4)本实用新型利用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形状特点,将其用导气筒支撑,从而控制该炭/炭异径筒状制品间的间隙,进而增大了装炉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
1-炭/炭异径筒状制品,2-导气筒,3-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的CVI致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的均匀设有通孔且层状排列的两个以上孔板3,设置在相邻孔板3之间用于支撑及导气的导气筒2,与该层状排列的孔板3整体高度中间位置距离最近的任一孔板3上的通孔均匀分布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与导气筒2之间的环状面上,该孔板具有隔板的功能,且位于该具有隔板功能的孔板3下方与其相邻的导气筒2的筒壁上还均匀分布有通孔,其余孔板3上的通孔均匀分布于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与导气筒2之间的环状面上,及孔板3的中心位置,孔板3上与导气筒2接触位置还加工有用于定位的环形浅槽,相邻两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之间间隙为0.5~40mm;孔板3、导气筒2均采用石墨材质的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沉积炉内进气管处,并将底部的孔板3与该进气管正对,气流通过底部的孔板3上的通孔分为两路进入装置,其中一路气流引入下层的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另一路由导气筒2引入上层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气流流经只在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与导气筒2之间设有通孔的具有隔板功能的孔板3时,通过位于该具有隔板功能的孔板3下方且与其相邻的导气筒2筒壁上的通孔引入上层炭/炭异径筒状制品1,实现均匀加热。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思利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思利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粘非织造布收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链织带机张力检测与异常报警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