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761.4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焘;张福强;张加聪;陈文强;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4/08;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近 一体 切换 装置 | ||
1.一种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包括远近光一体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组合遮光片(16)及第一电机(20)和第二电机(26),所述组合遮光片(16)由第一遮光板(161)与第二遮光板(162)组成;左驾时,所述第一电机(20)驱动组合遮光片(16)转动使第一遮光板(161)处于遮光状态,实现左驾近光明暗截止线;右驾时,所述第二电机(26)驱动组合遮光片(16)转动使第二遮光板(162)处于遮光状态,实现右驾近光明暗截止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运动轴(18),所述组合遮光片(16)安装在所述运动轴(18)上,所述运动轴(18)的两端部分别弯折形成第一突轴(182)和第二突轴(181),所述第一、第二突轴(182、181)分别与第一、第二电机(20、26)驱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电机(20、26)分别具有进行直线伸缩运动的第一伸缩轴(21)和第二伸缩轴(27),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轴(21、27)的未端部位分别设有第一拨叉(22)和第二拨叉(28),所述第一、第二拨叉(22、28)分别与第一、第二突轴(182、181)扣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的第一伸缩轴(21)由缩回到伸出做直线运动时,驱动组合遮光片(16)转动,使运动轴(18)带动组合遮光片(16)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6)的第二伸缩轴(27)由伸出到缩回做直线运动时,驱动组合遮光片(16)转动,使运动轴(18)带动组合遮光片(16)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左驾时,所述第一电机(20)的第一伸缩轴(21)伸出至最大伸出状态,所述组合遮光片(16)中的第一遮光板(161)处于遮光状态实现近光明暗截止线,第二电机(26)无作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左驾时,所述第一电机(20)的第一伸缩轴(21)缩回至最大收缩状态,所述组合遮光片(16)中的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均处于非遮光状态实现左驾远光功能,第二电机(26)无作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右驾时,所述第二电机(26)的第二伸缩轴(27)伸出至最大伸出状态,所述组合遮光片(16)中的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均处于非遮光状态实现右驾远光功能,第一电机(20)无作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右驾时,所述第二电机(26)的第二伸缩轴(27)缩回至最大收缩状态,所述组合遮光片(16)中的第二遮光板(162)处于遮光状态实现近光明暗截止线,第一电机(20)无作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之间夹设一角度,所述运动轴(18)位于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之间夹角的顶部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之间的夹角为150度,且从侧视角度看,所述第一、第二突轴(182、181)与第一遮光板(161)的夹角为75度,所述第一、第二突轴(182、181)与第二遮光板(162)的夹角也为75度。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遮光板(161、162)的高度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远近光一体灯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与第二电机(26)分别位于远近光一体灯(10)的两侧,且均相对于灯体倾斜,其中一电机(20/26)相对于灯体呈正向角度倾斜,另一电机(26/20)相对于灯体呈负向角度倾斜,第一电机(20)与第二电机(26)呈互补形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煤气化装置的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空气冷却型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