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4107.2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铮;万勇;夏建文;舒虹杰;秦彩;庞雄斌;柳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345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马铃薯 深沟 种植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种植马铃薯有别于北方地区,南方冬季湿润,霜害现象较为频繁,开春后由于雨水较多,便于致病病毒传播。因此南方种植采用深沟、高垄、全覆盖的种植方式,同时根据灌溉条件和方便管理的原则,采取单垄单行种植,以利于通风采光。以湖北地区种植农艺要求为例:马铃薯需垄高30厘米,1米宽薄膜覆盖,出苗后人工破膜开口让薯苗生长。但由于南方土壤成粘性,开深沟起高垄难度较大,而往往市面上的机型由于其针对北方沙壤土种植环境,并不适合南方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需要。
根据查找相关文献所知,专利《马铃薯联合种植机》(专利号:201112187798.7)中所提到的马铃薯联合种植机中具有旋耕、施肥、播种和覆膜功能,该机型适合于北方砂性土壤,起垄高度低,其犁面曲线与本新型不同,不能达到南方使用目的。区别与专利《起垄式马铃薯播种机》(专利号:200420112484.0)中所提到的机型种子箱下部安装排肥器,本新型种薯与肥料分离下料,施肥器前端有小犁面焊接安装,施肥器远离排种管。
本实用新型根据马铃薯在南方地区种植农艺的要求,针对湖北地区的土壤性状,设计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使用的播种机,有利于推进优质马铃薯种植在南方种植的全程机械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包括机架1、排肥器5、播种器10、犁铧调节板15、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犁铧支撑架18、犁柱19、施肥器23、U形调节杆24、靴式犁铧安装板25、犁尖26,其特征在于:
靴式犁铧由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通过犁铧支撑架18安装在犁柱19上,犁柱19末端安装有犁尖26,犁柱19通过犁铧调节板15和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尾部,犁铧调节板15与靴式犁铧安装板25采用插销安装,通过调节不同的安装位置孔进行犁安装深度的调节,靴式犁铧安装板25通过U型调节杆24和固定螺母27锁定安装在机架尾梁上,犁铧开沟尺寸可以通过调节U型调节杆24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肥料箱6通过施肥器支架2焊接在机架1的前端,肥料箱6底部安装有排肥器5,排肥器5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3连接,肥料输送管3下端与施肥器23连接,施肥器23由两片三角形锰钢焊接而成,施肥器23焊接安装在机架1上,排肥器传动齿轮4与排肥器5同轴安装;
行走轮20和齿轮21均安装在机架1中部,行走轮20与齿轮21链接,排肥器传动齿轮4通过施肥器传动链条7与齿轮21连接。链条张紧机构22上安装有两个灵活的小轮,传动链条经过小轮绕式安装,使得传动链条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张紧状态下;
播种器支架8焊接在机架1上,播种器支架8上部安装有播种器10,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播种器10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齿轮21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12连接,
播种器传动链条12上每隔10~60cm使用螺栓均布安装有种薯勺11,其种薯勺11分布密度可以根据种植农艺要求进行调整;
种箱肋条14焊接在机架1上,种薯箱13固定安装在播种器支架8和种箱肋条14上,种薯箱13底部呈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使用靴式犁作为播种机开沟覆土的主要工作部件,能满足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本新型采用施肥器与播种管道相分离的安装方式,避免因为肥种过近而导致烧苗的现象。本新型播种方式采用“双垄单行”的种植模式,便于后期马铃薯机械化收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肥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靴式犁铧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犁铧调节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4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