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的钢片贴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0718.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金花;卢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寇海侠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钢片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线路板加工设备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钢片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拥有可挠性、超薄性、质量轻的柔性线路板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手机、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航空火箭等诸多领域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应用。作为一个朝阳产品,自2002年以来,我国在这个行业的投资逐年增长,同时对其性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然不可忽视的是,与刚性线路板相比,柔性线路板的刚性与可载性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强。在制造过程中会因产品的不同需求也会选用不同的补强板进行贴合加工。如:BGA产品或其它需接地的产品需贴装散热性能良好的钢片补强;插接手指需贴装PI补强;普通排线插接手指贴装PET补强;连接器类产品和焊盘背面一般需要贴装FR-4补强。
传统补强贴装的作业方法是手工贴合方式进行作业,以贴装钢片为例:先将钢片单边与外形边对位,对位后使用电烙铁将钢片固定在柔性线路板的补强区域,作业速度慢,且存在钢片贴合偏位或精度不达标等缺点。
针对手工贴合存在的上述不足,专利文献CN201594950U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钢片补强贴合治具,主要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多枚定位针组成;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开设定位孔、让位孔和组装孔,所述第二基板贴合在第一基板的顶面,定位针分别穿过第二基板上让位孔而套置在第一基板的定位孔内即可完成钢片贴合治具的制作。使用时,需要先将柔性线路板通过定位孔套在定位针方式将柔性线路板套在钢片贴合治具上,然后将钢片通过其上的定位孔与钢片贴合治具上的定位针套接而贴合在柔性线路板上的指定位置即可。与传统手工贴装的方式相比,采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钢片补强贴合治具进行钢片贴装有效解决了钢片偏位和精度低等缺陷,但该种结构的补强治具需要在第一基板上固定大量的定位针,在使用时,需要将定位针逐个与第二基板上的让位孔和设置在钢片上的定位孔对准,这就导致补强贴合效率依然很低。
因此,专利文献CN201594950U中公开的钢片补强贴合治具的结构仍不甚合理,还存在急需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强贴合效率高且对位精度高的柔性线路板的钢片贴合治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钢片贴合治具,包括设有定位针的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卸料板的上方设有钢片定位板;所述钢片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针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和与钢片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钢片定位孔,所述定位针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卸料板的一侧端与所述底板通过单面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卸料板和所述钢片定位板均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由于专利文献CN201594950U中的补强贴合治具的局限性,在使用时,是对单片的柔性线路板进行贴合作业,要对每片柔性线路板逐个进行定位,效率很低;而本实施例中的补强贴合治具是在冲裁为单片之前的整张柔性线路板进行贴装补强,因此在贴装补强的时候仅仅需要少量的定位针来定位整张柔性线路板(最少可用两个),有效提高了补强贴合效率;同时由于在钢片定位板上设置钢片定位孔,通过将钢片放置在钢片定位孔中即可准确对位,不易发生偏位,对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的底板的正向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的卸料板的正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的钢片定位板的正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底板;11-定位针;2-卸料板;21-第一定位孔;3-钢片定位板;31-钢片定位孔;32-第二定位孔;4-把手;5-柔性线路板;6-单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底板的正向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卸料板的正向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钢片定位板的正向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片贴合治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0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遗留铜渣清除装置
- 下一篇:铜基导电油墨全印刷印制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