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机器人的追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663.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2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朝龙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3Q37/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宋秀珍 |
地址: | 721008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机器人 追加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加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的追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数控机械加工领域的关节型机器人只能实现抓取、移动,通用程度不高,虽然关节较多,但不能抓取较重东西,抓取工件的范围较小,适用范围较窄,有些个别虽然能抓取重东西,但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价格也比较昂贵,在机器人实现抓取、移动工件的同时,其他部件大部处于停歇状态,设计不够合理,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的追加工装置,在实现抓取、移动工件的同时利用机床运行间隙进行打标记、去毛刺、钻工艺孔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工业机器人的追加工装置,具有托板,所述托板下端面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设置在丝杆一端的被动带轮,所述丝杆垂直于托板下端面设置,所述托板端部设有与丝杆平行的导轨,动力电机侧部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且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所述动力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一端通过其上制有的外螺纹与轴承套相配合,所述轴承套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轴套另一端也通过外螺纹与刀具连接。
其中,所述托板设有导轨滑块和丝母。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为钻夹头或铣夹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易控制,柔性好,精度高,刚性、动态性能大等优点,代替了打标机、数控铣以及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成本费用,而且减少了物流环节,避免了零件的磕碰损伤,节约车间使用面积,现场整洁,易管理,真正实现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最大化的实现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工业机器人的追加工装置,具有托板1,所述托板1下端面上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3,所述主动带轮3通过皮带驱动设置在丝杆4一端的被动带轮5,所述丝杆4垂直于托板1下端面设置,所述托板1端部设有与丝杆4平行的导轨6,动力电机7侧部设有与导轨6相配合的导轨滑块8且通过丝母9与丝杆4连接,所述动力电机7输出轴上设有轴套10,所述轴套10一端通过其上制有的外螺纹与轴承套11相配合,所述轴承套11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2支撑在电机安装座13上,所述轴套10另一端也通过外螺纹与刀具连接。所述托板1设有导轨滑块14和丝母16,与机器人的大臂组件连接,所述刀具为钻夹头15或铣夹头。
本机器人在实现抓取工件的同时利用机床运行间隙进行打标记、去毛刺、雕刻、钻工艺孔等。
1)打标记
打标记现在成为每个产品基本要求,旨在可追溯性,解决的问题不仅是自动打标,可为客户提供全新的车间体验,完全去除打标现场零件堆积的杂乱场景,提高车间的使用面积及物流成本,还有工人工资支出及管理成本。
2)零件的钻削
轴类零件的中心孔一般需要提前打好方可在机床上利用一夹一顶的方式进行加工。还有一些需要后续钻孔的零件,如法兰、平板,则可以精确打定位孔(引导孔)。省去了划线及工装的制作成本,从而节省了工时、人工、物流等成本及辅助设备的成本投入。
3)零件的铣削
可对零件的台阶及周边进行去毛刺,均匀且一致性高,省去了不必要的辅助工序,节省了工时、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轻质零件的雕刻
对轻质材料如铝、尼龙、PVC、木等进行五轴复杂曲面铣削、雕刻(联动)。
原理:系统给电机2一信号,主电机端的主动带轮3带动被动带轮5旋转,从而带动丝杠4旋转,丝杠4上的丝母9带动托板1在导轨6上下移动,系统给托板1上安装的动力电机7一信号,动力电机7旋转实现钻削及雕刻等追加工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朝龙,未经刘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