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7701.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德志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13/52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张景宏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伺服 真空 助力 组合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制动器装置,尤其涉及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售的电动车,包括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以及电动高尔夫车、电动浏览车和电动公安巡逻车,基本都是采用了鼓式制动器装置,尽管也有的设置成抱闸式,有的设置成涨闸式,但总体结构仍属于鼓式制动器结构。总的说来,鼓式制动器是利用制动蹄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而实现制动。但制动鼓内的热量并不易散发,因此,热量的及时散发是其确保制动效果的主要问题,以致通过拉动链锁和连杆机构拉动制动装置,需要施加的力量会很大,如果驾驶人员力小,体弱,或者因为制动鼓内进水,鼓式制动器均不能产生有效的制动,也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停车,尤其是在载重电动车满载,或者制动鼓内进水,当电动车正常行驶,而突然遇到紧急情况,这种紧急刹车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能够刹住,也要滑出几米,甚至几十米。若遇有制动鼓内进水,很可能会造成刹车失灵,从而导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确保在需要刹车制动的情况下,按需要准确实现刹车制动,确保行车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包括有真空助力泵、真空包、把式刹车装置、棘爪式驻车制动装置、脚踏刹车装置、橡胶真空管、电动真空泵、电阻、电子控制器、后轮、制动液压管、前轮和真空罐。真空罐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储能装置,真空罐上通过橡胶真空管连接设置有真空包,真空罐通过管路连接设置有电动真空泵,电动真空泵通过线路连接设置有电子控制器,电动控制器通过线路和电阻设置有DC12V电源,电子控制器又通过线路连接到真空罐。真空包的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设置有脚踏刹车装置,同时还通过连接线连接设置有把式刹车装置和棘爪式驻车制动装置。真空包的另一端连接到真空助力泵,真空助力泵分别通过制动液压管连接到后轮和前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可以确保在需要刹车制动的情况下,按需要准确实现刹车制动,确保行车和驻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1—真空助力泵 2—真空包 3—把式刹车装置 4—棘爪式驻车制动装置 5—脚踏刹车装置 6—橡胶真空管 7—电动真空泵 8—电阻 9—电子控制器 10—后轮 11—制动液压管 12—前轮 13—真空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包括有真空助力泵1、真空包2、把式刹车装置3、棘爪式驻车制动装置4、脚踏刹车装置5、橡胶真空管6、电动真空泵7、电阻8、电子控制器9、后轮10、制动液压管11、前轮12和真空罐13。真空罐13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储能装置,真空罐13上通过橡胶真空管6连接设置有真空包2,真空罐13通过管路连接设置有电动真空泵7,电动真空泵7通过线路连接设置有电子控制器9,电动控制器9通过线路和电阻8设置有DC12V电源,电子控制器9又通过线路连接到真空罐13。真空包2的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设置有脚踏刹车装置5,同时还通过连接线连接设置有把式刹车装置3和棘爪式驻车制动装置4。真空包2的另一端连接到真空助力泵1,真空助力泵1分别通过制动液压管11连接到后轮10和前轮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伺服真空助力盘鼓组合式制动器,可以确保在需要刹车制动的情况下,按需要准确实现刹车制动,确保行车和驻车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德志,未经韩德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7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