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材横向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8345.6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贺永东;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管棒材 横向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材横向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正向挤压过程金属变形是极不均匀的,一根挤压制品从头部到尾端的组织是变化的。最顶端是未变形的铸锭组织,随后逐渐变为细晶组织。挤压制品的内外层组织也是不均匀的,外层为粗晶组织,内层为细晶组织,且越靠近尾端粗晶层越厚,在最尾端易于形成漏斗状的缩尾。不均匀变形的结果是,导致加工后的制品组织性能不均匀;导致材料在后续的深加工过程中发生破断、开裂、裂纹和扭曲变形;使制品内部产生残余应力,从而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材料的耐蚀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材横向挤压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材横向挤压装置,其包括挤压筒、挤压杆、挤压垫、挤压堵头和挤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安装在与所述挤压杆中心线成90°角的所述挤压筒的衬套中,并且在所述挤压筒的安装该挤压模的位置安装一个固定针,该固定针安装在所述挤压筒上,位置处于所述挤压模正对的所述挤压筒的另一侧,所述固定针穿过所述挤压筒的内壁,插入所述挤压模中。
根据上述的横向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为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挤压筒内衬、挤压筒中衬和挤压筒中套。
根据上述的横向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内衬的材质为GH2132,挤压筒中衬和挤压筒中套的材质为H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挤压装置,可以使金属的线性挤压织构发生破碎、断裂,最终形成细晶组织,从而改善挤压制品的组织和性能。并能改善合金后续的深加工性能,较好的消除扭曲变形和制品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使用寿命和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挤压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杆1、挤压垫2、挤压筒3、挤压堵头4、挤压模5组成,该装置可以实现棒材横向挤压。在挤压筒3的安装挤压模的相应位置安装一个固定针5a,固定针5a安装在挤压筒3上,位置处于挤压模5正对的挤压筒的另一侧,固定针5a穿过挤压筒3的内壁,插入挤压模5中。挤压时,管材通过挤压模5与固定针5a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出,实现横向挤压铜及铜合金管材。挤压堵头4安装在挤压机的移动模架上(图中未示出),可以随模架移动,方便操作。
挤压模5安装在与挤压杆1中心线成90°角的挤压筒衬套中,挤压力的方向与金属流动方向成直角。金属在挤压杆1的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而流动,在挤压筒3的出口附近,挤压堵头4阻止金属沿轴向流动,给流动的金属一个巨大的剪切力,使金属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挤压过程包括:铜及铜合金加热;上锭机上料;将挤压锭推入挤压筒;开始填充、挤压;挤压过程结束;挤压堵头分离并清理压余和挤压筒;挤压堵头回位、准备下一次挤压等动作。挤压过程见图2-7。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待挤压的铜及铜合金铸锭6加热到挤压工艺温度,运锭机7将铸锭6、挤压垫运送机构8将挤压垫2运送到挤压机的上料位。见图2。
挤压杆1将铸锭6、挤压垫2推入挤压筒3中,并开始挤压、填充。使铸锭填充满挤压堵头区,同时,挤压棒材制品9从挤压模5中流。见图3和图4。
挤压杆1和挤压垫2运行至挤压死区时,横向挤压过程结束。见图5。
挤压堵头4与挤压筒3分离,移动模架将堵头4移开工作位,挤压杆将挤压残料顶出,清理堵头和挤压筒。见图6。
挤压堵头4回位并堵住挤压筒3的出料口、准备下一次挤压。见图7。
横向挤压铜及铜合金管材时,需要在挤压筒3上安装一个固定针5a,管材通过挤压模5与固定针5a之间形成的间隙成型。此时,挤压死区的设定和挤压杆的运行需要限位,否则,会出现挤断固定针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8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车身钣金返工辅助工具
- 下一篇:合金钢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