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513.7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军;邵新宇;黄禹;李海洲;毛军;赵少山;明五一;李洋;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科精机有限公司;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针织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系统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纺织行业从业人数及设备数量庞大,市场需求也很大。针织机是针织织品的主要生产设备之一,适合棉、毛、麻、丝及各种混纺纱线的编织。近年来,随着现代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织产品的功能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了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传统的针织机为手摇式针织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无法满足复杂花型的编织。电脑全自动针织机代替手摇针织机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目前的电脑针织机控制系统虽然取代了半自动或者手动针织机,但要么价格太贵,要么操作复杂,使很多有这方面需求的厂家望而却步。对于针织工艺如加针、减针、挑孔、扭位、套针、补针等,目前的针织机完成上述工艺动作需要伺服电机和复杂的机械加工部件,机械成本较高。此外,现有多为传统的机械型针织机,没有电脑软件数控的一体化全自动控制系统,需要有专门的人手一对一的控制和操作机器,制造速度慢,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全自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一种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运动控制单元和人机界面,所述运动控制单元与人机界面电性连接,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机头控制模块和机床控制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机头控制模块和机床控制模块内均设有ARM芯片;所述机头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机床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所述人机界面控制所述运动控制单元,所述机头控制模块接收所述人机界面的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运作;所述机床控制模块接收所述人机界面的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运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度目电机和电磁铁,所述度目电机和电磁铁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接收所述机头控制模块的信号对所述度目电机和电磁铁进行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摇床电机、罗拉电机、趴针电机和报警指示灯,所述摇床电机、罗拉电机、趴针电机和报警指示灯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接收所述机床控制模块的信号对所述摇床电机、罗拉电机、趴针电机和报警指示灯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第一编码器和零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编码器实时监测编织过程中机头的位置,所述零位传感器控制上电时机头回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床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机头控制机构、译码单元和第二编码器,所述机头控制机构包括变频器和机头电机,所述变频器与机头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机头电机有带动机头运作;所述译码单元电连接有控制按钮、报警模块和零位输入IO模块,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器和键盘单元,所述显示器为LCD液晶显示器,所述人机界面与运动控制单元采用CAN总线电性连接。
上述的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中的人机界面、机头控制模块和机床控制模块内采用了工业级的ARM芯片,完成用户程序输入及解析。在使用时,只需按照人机界面的引导进行编程即可实现针织工艺中常见的加针、减针、挑孔、扭位、套针等工艺,无需专门的制版系统,全自动化操作,操作方法简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电机为交流电机,通过变频器、交流电机和第二编码器共同控制针织机机头运作,所述摇床电机、罗拉电机和趴针电机均为步进电机,其成本较低,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一种全自动针织机的控制系统,包括运动控制单元100和人机界面200,所述运动控制单元100与人机界面200电性连接,所述人机界面200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100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所述人机界面200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100运作。所述运动控制单元100包括机头控制模块110和机床控制模块120,所述人机界面200、机头控制模块110和机床控制模块120内均设有ARM芯片。所述人机界面200内的ARM芯片的运行主频为80Mhz;所述机头控制模块110和机床控制模块120内的ARM芯片的运行主频为40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科精机有限公司;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华科精机有限公司;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跟踪光移装置
- 下一篇:XDYQ-a型水阻柜极板平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