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汽车前防撞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743.2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平;杨明付;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益祖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汽车 前防撞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汽车前防撞装置,具体地说是轻型汽车前防撞杠。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防撞杠的功能:一是被动安全,在发生碰撞时,可以减轻汽车前部所产生的危害;二是装饰作用,构成整车前部的美观造型。目前国内轻型载货汽车有部分安装前防撞杠。但是,这些前防撞杠一般都是以薄钢板或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强度较低,安全性一般不高;由于是焊接而成,所以也并不美观;再者,现有的前防撞杠的安装支架结构不合理,导致前防撞杠装配后和前保险杠及散热格栅位置不合适,影响整车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安全,又美观,而且便于安装调节的新型前防撞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
以不锈钢圆管,用模具弯成U形杠体1;在U形杠体1的两端各有一只杠体支架4;在U形杠体1的两只立柱之间焊接有上加强板2和下加强板3;在杠体支架4上加工有便于与安装支架7连接的前纵向腰形孔5和后纵向腰形孔6;在安装支架7的前端加工有前横向腰形孔11和后横向腰形孔12;在安装支架7的后端加工有便于安装在车架纵梁10上的下腰形孔8和上腰形孔9。
由于杠体1是以不锈钢圆管,用模具弯成的U形,所以十分美观;由于杠体支架4上带有前纵向腰形孔5和后纵向腰形孔6,安装支架7上带有前横向腰形孔11和后横向腰形孔12以及下腰形孔8和上腰形孔9,所以安装时可以进行多方向的调节直到端正、大方、美观为止;由于杠体1是管状,在碰撞时可以吸收少许碰撞能量,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一非限定实施例加以说明。
以φ76mm×1.5mm(直径×壁厚,下同)(壁厚)的202不锈钢圆管,用模具弯成U形杠体1;在U形杠体1的两端各有一只以5mm厚的钢板制成的杠体支架4;在U形杠体1的两只立柱之间焊接有以1.5mm厚的202不锈钢板制成的上加强板2和下加强板3;在杠体支架4上加工有便于与安装支架7连接的前纵向腰形孔5和后纵向腰形孔6;在安装支架7的前端加工有前横向腰形孔11和后横向腰形孔12;在安装支架7的后端加工有便于安装在车架纵梁10上的下腰形孔8和上腰形孔9。
安装时,用螺栓把安装支架7的下腰形孔8和上腰形孔9分别连接在车架纵梁10的相应装配螺母孔上,暂不紧固;用螺栓把前纵向腰形孔5与前横向腰形孔11连接在一起,把后纵向腰形孔6与后横向腰形孔12连接在一起,暂不紧固。通过前纵向腰形孔5和后纵向腰形孔6以及前横向腰形孔11和后横向腰形孔12将杠体1的上、下和前、后位置调节合适后,再把所有的螺栓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材料坚固、耐用,外形高雅、气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插座
- 下一篇:讯号连接器薄型化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