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横梁的设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719.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波;古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横梁 设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梁的设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横梁的设置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重型卡车的驾驶室高度较高,需要为这类车辆增加驾驶室下脚踏板,便于驾乘人员上下车;而车架的纵梁前端与驾驶室位置对应处的安装孔位比较紧张,该处本来就设置有多个部件,如果再在纵梁上单独为驾驶室下脚踏板设置支撑结构,势必使得该处的结构更为复杂。
以前,重型卡车的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横梁吊装在车架上,发动机横梁除了为发动机的安装提供支撑作用外还要为两侧的纵梁提供抗扭强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的发动机不再需要挂接在发动机横梁上,而是直接通过多个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相连,这就使得发动机横梁不再需要负担发动机的重量以及为发动机提供支撑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以及得益于发动机不再需要挂接在发动机横梁上,使得发动机横梁的强度有较多冗余,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横梁的设置结构:包括横梁、车体两侧的纵梁、设置于纵梁上的前簧吊耳支座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其改进在于:横梁设置于纵梁下方,横梁两端通过两个连接支架分别与两个前簧吊耳支座连接;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置于横梁下方,横梁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两端延伸至驾驶室两侧入口的下方,两个驾驶室下脚踏板分别连接在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两端,方便驾乘人员上下车时蹬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发动机横梁不再承担发动机重量的基础上,将发动机横梁用于连接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有效地利用了横梁,使车辆结构更加紧凑、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横梁1、纵梁2、前簧吊耳支座3、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连接支架5、连接板6。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包括横梁1、车体两侧的纵梁2、设置于纵梁2上的前簧吊耳支座3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其改进在于:横梁1设置于纵梁2下方,横梁1两端通过两个连接支架5分别与两个前簧吊耳支座3连接;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置于横梁1下方,横梁1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之间通过连接板6固定连接。
背景技术中述及了,现有的发动机横梁不再需要承担发动机的重量,故横梁1的结构强度还有相当大的冗余,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其作为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的连接结构,使横梁1的利用率得到了上升,同时还简化了该处的车辆结构,避免了需要为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单独设置支架的问题。
之所以采用将横梁1两端连接在两个前簧吊耳支座3上的连接方式,是因为: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的高度需要配合驾驶室下脚踏板,而驾驶室下脚踏板又要位于驾驶室入口以下,因此,如果横梁1设置得太高,势必使横梁1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之间的连接件的垂向长度过长,这样不利于结构稳定,故本实用新型将横梁1两端设置于两个前簧吊耳支座3上,使得横梁1的水平高度得到降低,以缩短横梁1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之间的连接件的垂向长度,提高结构稳定性。
为了提高横梁1和驾驶室下脚踏板支架4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连接板6可以采用截面呈U型的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头罩、前照灯与车头架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