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金属骨架的手机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070.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骨架 手机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的壳体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金属骨架的手机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壳体为了保证其强度,通常采用五金件模内嵌件注塑的工艺,将五金件放在塑胶模具内注塑成型,使五金件与壳体成为一体,但由于五金和塑胶的收缩率不同,导致其注塑的组件容易变形,废品率较高,这种模内嵌件注塑的注塑周期也较长,并且后续壳体表面处理(喷涂或真空电镀等)工序也会产生废品。这些工序的废品会导致嵌在壳体内的五金嵌件的报废,造成了成本的较大浪费。在大屏触摸手机追求机身超薄的发展趋势下,此种嵌件注塑的手机壳体结构的变形问题和较高的报废率问题,给手机的超薄化发展带来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适用范围广的带金属骨架的手机壳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金属骨架的手机壳体结构,包括塑胶壳体和金属骨架,塑胶壳体底部设有天线安装区域,所述塑胶壳体左右两侧边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钉孔,塑胶壳体的侧边上开设有点胶槽,金属骨架与塑胶壳体间以点胶工艺方式粘接,并且金属骨架通过螺钉与塑胶壳体相固定。
所述塑胶壳体的两侧边均设有用于对金属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柱。
所述塑胶壳体的内侧壁还设有与金属骨架相卡合的卡扣。
所述金属骨架内焊接有不锈钢片,作为塑胶壳体前后腔的隔板,用于显示屏的保护和电池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手机壳体,能广泛用于超簿型手机上,有效增强手机壳体的强度和壳体的平整度,保证手机整机的软压试验和跌落试验等可靠性试验性能,且装配简单,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金属骨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平整度好,且不易变形,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H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J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2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金属骨架的手机壳体结构,包括塑胶壳体1和金属骨架2,塑胶壳体1底部设有天线安装区域4,金属骨架2底部没有延伸到天线安装区域4,保证安装在此位置的天线组件的信号,塑胶壳体1左右两侧边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螺钉孔,塑胶壳体1的侧边上开设有点胶槽5,金属骨架2与塑胶壳体1间以点胶工艺方式粘接,同时通过螺钉将金属骨架2与塑胶壳体1固定住。为了进一步保证金属骨架2与塑胶壳体1的稳定紧固,在塑胶壳体1的两侧边上均设有定位柱6,塑胶壳体1的内侧壁还设有卡扣7,金属骨架2上开设有与定位柱6相匹配的定位孔,金属骨架2与塑胶壳体1装配时,定位柱6插装进金属骨架2的定位孔内,定位柱6用于确保金属骨架2和塑胶壳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定位。塑胶壳体1与金属骨架2之间的卡扣配合,则是保证了金属骨架与塑胶壳体厚度方向上的定位,确保壳体的平整度和壳体强度。
另外,在金属骨架2内焊接有不锈钢片3,可通过激光焊接。金属骨架2可为不锈钢数控加工成型,或者是不锈钢粉末冶金压铸成型。不锈钢片3可作为塑胶壳体1前后腔的隔板,用于显示屏的保护和电池的装配。这种金属骨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平整度好,且不易变形。
在具体装配的时候,在塑胶壳体的点胶槽内灌注粘接剂,金属骨架紧装在塑胶壳体上,通过螺钉和卡扣固定,点胶槽内的粘接剂经过一定时间固化后,就将金属骨架与塑胶壳体稳稳的粘接在一起。螺钉穿过塑胶壳体的螺钉孔将金属骨架锁紧,螺钉的螺帽位于螺钉孔内,保证螺钉不会裸露在塑胶壳体表面,不会影响壳体前腔显示屏的装配。塑胶壳体上的定位柱插入金属骨架的定位孔内,用于金属骨架与塑胶壳体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定位。塑胶壳体上的卡扣与金属骨架的卡合,用于确保金属骨架在厚度方向的定位,保证壳体的平整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仅仅是技术上的等同置换,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