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双热源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116.X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玲;李果;刘绍强;杜阅光;赵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根玲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A24B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1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烟叶 烘烤 热源 干燥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与空气源联合的热泵干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双热源干燥装置。
二.背景技术:
烟叶烘烤是一个高耗能过程,目前在国内的烟叶烘烤中,煤几乎是唯一的热能来源。其供热流程大体如下:煤在燃烧炉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烟气进入换热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热空气(热风炉)→热空气经风机吹送到装烟室并对烟叶进行加工,同时热空气相应变凉变湿变污→适当补充新鲜空气并排出炕房(烘烤箱)部分湿空气→装烟室内已降温的空气又经风机抽吸回流到加热室被再次加热……如此循环直至完成烘烤作业。在这个过程中,燃烧炉和换热器的性能、两者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烧火技术及其与补风排湿的配合等,既决定着燃料消耗的多少和烘烤成本,也决定着烤房的性能和烘烤质量。目前烟草行业内普遍采用的“三段三灵活烘烤技术”,要求在烤烟过程中,必须根据烤房温度要求确保供热量和迅速灵活的调整温度。
在目前的烟叶烘烤设备中,常规的燃煤热风炉烘烤1吨烟叶需要2.5吨的原煤。不仅烘烤成本高,而且燃煤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国际倡导的低碳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趋势相背离。而每年烟叶采摘及初烤季节处于8~11月,正是太阳能和空气能富足的时期。采用太阳能和空气能联合供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烟叶的烘烤一般采用“三段三灵活技术”,第一阶段温度在38℃以下,升温速度不大于1℃/h;第二阶段温度在54℃以下,升温速度不大于1℃/h;第三阶段温度在68℃以下,升温速度不大于1.5℃/h。显然,该温度恰好与太阳能与空气能热利用领域中的低温利用相适应,如果将本实用新型的双热源干燥装置投入使用,可以大量节省常规能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可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双热源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双热源干燥装置,包括太阳能热风系统和空气能热风系统,所述太阳能热风系统和空气能热风系统为并联结构,均通过管道与烘房相连接,所述太阳能热风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集水箱和换热器;所述空气能热风系统包括空气能集热器;所述换热器和空气能集热器均通过热风管道与烘房连接,所述烘房中设置有温湿度检测仪。
所述太阳能热风系统和空气能热风系统的数量均至少为一套。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集水箱相连,集水箱与换热器相连,冷空气在换热器中升温后热风排出,最终进入烟叶烘房对烟叶进行烘烤,形成一套独立的太阳能热风系统。
所述空气能集热器用内置的蒸发器给空气降温干燥,并回收内置冷凝器释放的冷凝热,排出热风进入烘房对烟叶进行烘烤,形成一套独立的空气能热风系统。
太阳能热风系统和空气能热风系统科学结合、并联使用,其热风出口最终进入烟叶烘房对烟叶进行烘烤。满足白天和夜晚、晴天与阴雨天的全天候不间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效节能: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在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耗电量仅为加热器的1/3-1/4;同燃煤、油、气烘干设备相比,可节省75%左右的运行费用。
2)、环保无污染:无任何的燃烧物及排放物,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产品。
3)、运行安全可靠:整个系统的运行无传统干燥器中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中毒、短路等危险,是一种绝对安全可靠的全封闭干燥系统。
4)、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全自动免人工操作,智能化控制,维护费用低。
5)、适用范围广,不受气候影响,可以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工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根玲,未经刘根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环保水性复合镭射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