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211.6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其;陈子忠;幸利军;沈间;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中间 拱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侧压机是用于控制板坯的宽度及宽度精度的装置,并可进行预成型控制来获得头尾部良好的宽度精度。参见图1,其工作原理是以锻压机的形式,通过模块10打开、关闭的往复移动减少板坯20的宽度。挤压板坯之前,模块是分开的,板坯向前行进,使板坯的头部位于模块的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内,然后模块挤压板坯直到获得要求的板坯实际宽度,一次侧压完成后模块分开,板坯被向前运送386mm后停下,模块再次挤压板坯直到获得要求的板坯实际宽度。经过n次侧压以后,整个板坯的宽度达到了要求的宽度尺寸,板坯被送往下游机架轧制。
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板坯20在经过大侧压机侧压前,是一个矩形断面,模块10挤压板坯时,金属流动向板坯中间进行,但受到板坯中间金属阻力的作用,金属流动发生了改变,一部分金属向前流动,导致板坯长度增加,一部分金属上下流动,造成板坯厚度增加,因此大部分板坯在侧压后形成了狗骨形断面的板坯。但在侧压一些出炉温度较高的板坯时,有时会发生板坯中间拱起的现象,导致板坯卡在大侧压机中,无法运送出去,造成了废钢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的装置,在侧压机的中间设计了二对上下对称布置的压紧装置,板坯在侧压过程中,上下压紧辊压住板坯中间,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确保板坯在侧压过程中稳定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的装置,设置于侧压机中间;其包括,上压紧机构,其包括,上液压缸,安装于轧机上牌坊;上压紧辊轴承箱,连接于上液压缸活塞杆下;上压紧辊,安装于上压紧辊轴承箱中被动转动,辊面露出于上压紧辊轴承箱下端面;下压紧机构,对应设置上压紧机构下方,其包括,下液压缸,安装于轧机下牌坊;下压紧辊轴承箱,连接于下液压缸活塞杆下;下压紧辊,安装于上压紧辊轴承箱中被动转动,辊面露出于下压紧辊轴承箱上端面;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上下液压缸;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上下液压缸的液压控制管路中。
进一步,所述的上、下压紧机构分别设有两只上、下压紧辊及相应的上压紧辊轴承箱、上液压缸。
所述的轧机上牌坊中还穿设固定安全销,该安全销对应上压紧辊;该固定安全销对应上压紧辊,固定安全销一端连接连杆,连杆另一端连接一推杆。
上下压紧辊在轴承箱内被动转动,上下液压缸分别驱动上、下压紧辊轴承箱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上、下压紧辊上升或下降。
上下液压缸及其液压控制管路中装有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控制压紧辊的位置和对板坯的压紧力。
检修或停止使用上压紧辊时,需要将上压紧辊提升至最高位置,然后拉动固定安全销上的连杆、推杆,使固定安全销插入上牌坊内,固定安全销可以防止上压紧辊上下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压机的中间设计了二对上下对称布置的压紧装置,板坯在侧压过程中,上下压紧辊压住板坯中间,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确保板坯在侧压过程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板坯侧压示意图。
图2为中间拱起的板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紧辊装置侧压方向视图。
图4为压紧辊装置板坯行进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板坯中间拱起的装置,设置于侧压机100中间;其包括,上压紧机构1,其包括,上液压缸11(以上液压缸11为例,下同),安装于轧机上牌坊200;上压紧辊轴承箱12,连接于上液压缸11活塞杆下;上压紧辊13,安装于上压紧辊轴承箱12中被动转动,辊面露出于上压紧辊轴承箱12下端面;下压紧机构2,对应设置上压紧机构1下方,其包括,下液压缸21,安装于轧机下牌坊300;下压紧辊轴承箱22,连接于下液压缸21活塞杆下;下压紧辊23,安装于上压紧辊轴承箱22中被动转动,辊面露出于下压紧辊轴承箱22上端面;位置传感器6、6’,分别设置于上、下液压缸11、21;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分别设置于上、下液压缸11、21的液压控制管路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压紧机构1、2分别设有两只上、下压紧辊及相应的上压紧辊轴承箱、上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变电磁仪背景场制导选频技术去除电磁干扰信号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