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601.8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伟;石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7011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齿轮 装配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装置中,常常要用到齿轮副。齿轮副包括一对啮合的齿轮。齿轮装配后,需要对两齿轮相互啮合的情况进行判断分析。目前,齿轮装配通常采用涂红丹的方法来反映齿轮的啮合情况,通过不断地观察红丹的磨损情况来进行判断。只有红丹磨损达齿高方向≥60%,齿宽方向≥45%时,才认为齿轮啮合情况良好。以这种方法来判断啮合情况,调整过程需要多次反复,齿轮该如何调整、该向什么方向调整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雷达天线安装时,天线底座上的方位减缩箱是悬挂安装在底座外壳的侧面上,没有安装基准,沉重的方位减缩箱调整起来很困难,很难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以提高天线底座上方位减速箱的齿轮副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其特结构特点是,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接,第一齿轮安装于减速箱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以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象限检测仪;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象限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第一象限检测仪和第二象限检测仪上均设有放大观察镜。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在两个齿轮上分别设置一个象限检测仪。安装齿轮的时候,采用象限测试仪测量齿轮端面的水平度,通过两个齿轮的水平度的数值来判断齿轮的调整方向和倾斜角度,而后再采用红丹的方式验证齿轮的啮合情况,大大缩短齿轮装配的时间,提高了齿轮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放大观察镜,可以更方便地观察象限检测仪的读数。
本实用新型的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具有大大缩短齿轮装配的时间、提高了齿轮的装配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1中标号:1电机,2减速箱,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一象限检测仪,6第二象限检测仪,7放大观察镜。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电机1的输出轴与减速箱2相连接,第一齿轮3安装于减速箱2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4以与所述第一齿轮3相啮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象限检测仪5;所述第二齿轮4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象限检测仪6。齿轮加工时无论采用滚齿或插齿均是以端面为基准进行加工的,齿轮坯料的上下端面是齿轮齿形的加工基准,测量了其端面的水平情况与地面基准的平行度就能反映出轮齿的垂直情况与地面基准的垂直度,从而保证了两齿轮装配时两中心线的平行度要求;这就是该装配调整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回转支承即图1中第二齿轮上放置第二象限测试仪,通过观察观测孔中放大后角度数据,就可以精确地知道齿轮倾斜的角度,以这个角度为参考,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小齿轮即图1中第一齿轮装配时的倾斜角,装配小齿轮时将象限测试仪置于小齿轮的端面上,通过观测孔内的数据指示,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安装小齿轮,实现小齿轮的初始装配,最后再通过涂红丹验证啮合情况,结合象限测试仪上指示的调整方向,敲击方位减速箱进行微调,很快就可达到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啮合齿轮装配辅助装置,采用象限测试仪测量齿轮端面的水平度,通过两个齿轮的水平度的数值来判断齿轮的调整方向和倾斜角度,而后再采用红丹的方式验证齿轮的啮合情况,大大缩短齿轮装配的时间,提高了齿轮的装配效率。
所述第一象限检测仪5和第二象限检测仪6上均设有放大观察镜7。通过设置放大观察镜,可以更方便地观察象限检测仪的读数。
以象限测试仪来帮助装配,使我们在装配调整时很容易就知道需要调整的方向、角度,使调整变得直观,减少了盲目性,大大地缩短了齿轮装配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包接线陶瓷支架
- 下一篇:钢管消磁线圈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