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全室温下制备低压双电层ITO透明薄膜晶体管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7524.4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纪成友;刘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红星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制备 低压 双电层 ito 透明 薄膜晶体管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化物TFT的制备工艺,特别是全室温下制备底栅结构的低压双电层ITO透明薄膜晶体管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小组对全室温下制备的TFT有着很大的兴趣。自从2005年,Fortunato等人在全室温条件下制备出性能很好的TTFT器件,其饱和迁移率达到27cm2/Vs,阈值电压为19V,开关比大于105,全室温条件下制备的器件,性能已经比较理想,阈值电压有待于优化。
对于改善器件的性能,采用非晶氧化物作为沟道层也是一种方法。由于非晶态的薄膜比多晶态的薄膜少了晶界的散射,从而可以提高沟道层的载流子迁移率。Hsieh等人通过减小ZnO薄膜的厚度(从60nm到10nm),使其从多晶态变为为非晶态。同时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沉积了50nm的SiNx薄膜作为栅介质层,磁控溅射ITO作为栅和源、漏电极,且制备了顶栅和底栅两种结构的TFT。顶栅结构的TFT性能很好,其迁移率和开关比分别达到了25cm2/Vs和107且TTFT在可见光波长范围的透光率均大于80%。
Song等报道了全室温下采用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非晶铟锌氧化物(a-IZO)TTFT。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IZO沟道层、IZO栅以及源、漏电极,通过调节氧压来控制IZO的电阻率。栅介质为100nm的AIOx,也是由射频溅射方法制备的。器件的阈值电压,开关比和饱和迁移率分别达到了1.1V,106和0.53cm2/Vs并且器件的透光率在可见光范围达到了80%。
除了以上描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结果外,还有不少关于化学镀膜方法和喷墨打印方法制作的TFT以及纳米线沟道TFT的报道,不过由于这些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普遍不高或者不适合产业化生产,这里就没有做过多的研究。从TFT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沟道材料,栅绝缘层材料,不同结构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等多种多样的TFT,最终人们都在寻找性能最佳且易于产业化的TFT,其中金属氧化物TFT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最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工艺,特别是底栅结构的低压双电层ITO透明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工艺,包括:
清洁衬底步骤;
制备栅极步骤,分别用丙酮和乙醇进行超声波清洗10分钟,除去硅片上的有机物和油迹,再用去离子水把残留在硅片上的丙酮和乙醇清洗掉,最后在80℃干燥箱内烘干;
制备绝缘层步骤,把处理好的硅片放入PECVD的真空室内,用机械泵和罗茨泵把真空室的气压抽至10Pa以下,通入的反应气体为氧气和硅烷,同时通入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及电离气体;
ITO沟道层的沉积步骤,在沉积好介孔SiO2的衬底上,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ITO沟道层,溅射时的本底真空为3×10-3Pa,极限真空为1×10-5Pa,溅射气体为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其中O2的流量占总气流的6%至10%,工作气压为0.5pa,溅射功率为100W;
源、漏极的制备步骤,用掩模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完成的,溅射时的本底真空为3×10-3Pa,极限溅射气体为氩气,工作气压为0.5pa,溅射功率为100W。
上述制备绝缘层步骤、ITO沟道层的沉积步骤以及源、漏极的制备步骤均在室温下进行。
上述绝缘层步骤中,其中硅烷和氧气的比例为5∶18seem,沉积的总气压和时间分别为25pa和1小时,射频功率为150W。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有底栅结构的低压双电层ITO透明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工艺,包括:
清洁衬底步骤;
制备栅极步骤,分别用丙酮和乙醇进行超声波清洗10分钟,除去硅片上的有机物和油迹,再用去离子水把残留在硅片上的丙酮和乙醇清洗掉,最后在80℃干燥箱内烘干。本发明中所用的硅片为导电性较好的,可以做为栅极使用的。
制备绝缘层步骤,把处理好的硅片放入PECVD的真空室内,用机械泵和罗茨泵把真空室的气压抽至10Pa以下,通入的反应气体为氧气和硅烷,同时通入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及电离气体。其中硅烷和氧气的比例为5∶18seem(体积流量单位,标况毫升每分),沉积的总气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红星化工厂,未经青岛红星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7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移动中的策略管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流媒体QoS保障方法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