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储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电能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1393.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王兴杰;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48;H01M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能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摩尔比为10:12~15的比例取间氨基苯磺酸和锂化合物LiOH、LiClO4或Li2CO3,配制成混合溶液,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2~5,在氮气保护下,通过电化学聚合工作站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三电极体系聚合,施加电压为-0.5~1.0V,聚合时间为1.5~2h,在工作电极表面制得聚间氨基苯磺酸锂;
按重量份数比计,分别取聚间氨基苯磺酸锂110~120份,增稠剂1~15份,粘结剂1~15份,以及溶剂80~150份,混合后配制成流状混溶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将所述流状混溶体进行成膜处理,制得电能储能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极体系的工作电极为天然石墨电极片、人造石墨电极片或钛电极片,对电极为铂片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羧丙基甲基纤维素、丁苯橡胶乳、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4.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配制成流状混溶体包括:将增稠剂溶解于溶剂中制备胶料,加入聚间氨基苯磺酸锂和粘结剂搅拌后制得流状混溶体。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静电纺丝法将所述流状混溶体进行成膜处理包括:以铝箔为接受电极,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将所述流状混溶体喷涂在所述接受电极表面成膜,随后从接受电极表面将膜取下,烘干,所述静电纺丝过程中选用10ml~25ml注射器及配套针头,高压直流电源调节电压为13kv~14.5kv,针头与接受电极的距离为20~25cm,纺丝流量为0.15~0.2毫升/小时。
6.一种电能储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能薄膜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电能储能薄膜以聚间氨基苯磺酸锂为骨架,按重量份数比计,包括:聚间氨基苯磺酸锂110~120份,增稠剂1~15份,以及粘结剂1~15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羧丙基甲基纤维素、丁苯橡胶乳、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储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能薄膜的厚度为0.10~0.15mm。
9.一种电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由依次设置的正极集流体、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能储能薄膜和负极集流体组成,所述电能储能薄膜以聚间氨基苯磺酸锂为骨架,按重量份数比计,包括:聚间氨基苯磺酸锂110~120份,增稠剂1~15份,以及粘结剂1~15份,所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为压片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或石墨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压实厚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3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带压密封装置
- 下一篇:注塑成型的SATA插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