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9655.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嘉明;沙俊;王晓东;聂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汶颢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流 可控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表面有微结构和微通道,在微通道表面原位制备了亲水和疏水区域,样品在缓慢通过微通道的区域时,受亲水和疏水区域的影响,亲水微滴移动至亲水区域,疏水微滴移动至疏水区域,从而实现微滴流动的智能控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步骤如下:
(1)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和绘制微流控芯片中各层芯片的微结构和微通道图形。
(2)通过微加工技术在各层微流控芯片基材表面和粘性薄膜上加工所需的微结构和微通道,包括进样孔、分离主通道和分离分通道。
(3)将亲水溶液涂敷在亲水区域,进行微通道表面的亲水处理。
(4)将疏水溶液涂敷在疏水区域,进行微通道表面的疏水处理。
(5)利用双层粘性薄膜,将各层微流控芯片对齐、粘合、加压封合,组成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的核心功能器件是微流控芯片,此芯片可以批量生产、多次利用、灵活设计与组装。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上的微结构和微通道是通过数控铣刻、激光刻蚀、LIGA技术、模塑法、热压法、化学腐蚀、软刻蚀技术的微加工方法在芯片基材表面制备,尺寸在微米级别。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是由两层芯片叠加而成,构成三维立体的微结构和微通道网络。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制作多组微结构和微通道,构成多组分离单元,可同时分离多组亲水微滴和疏水微滴的混合溶液,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平行分离能力。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通过微通道表面进行亲水和疏水化处理,形成亲水和疏水区域进行微滴的智能驱动与控制。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可快速实现对亲水微滴和疏水微滴的分离,亲水微滴和疏水微滴到达特定区域。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滴流动可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微滴流动可控芯片具有便携、经济、快速、高效、平行分离能力高、在生物样品分析、催化反应和分离所涉及的众多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汶颢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汶颢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6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菲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静脉输液加温固定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