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尺寸可控的圆片级玻璃微腔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9383.1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尚金堂;邹羽;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可控 圆片级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子机械系统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圆片级玻璃微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微结构在MEMS封装、微流体和MOEMS(微光学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制备玻璃微腔的方法主要有自膨胀法和正压热成型方法.例如美国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采用自膨胀方法加工玻璃微腔。它需要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和加厚的硅片,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驱动力较小,因此加工的结构尺寸可调范围较小。申请者采用正压热成型方法制备玻璃微腔,采用高温热释气剂粉末在高温下释放出气体形成正压力成型。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微量的热释气剂的称取由于单个腔所需要的量极少,因此称量难以精确定量。此外,放置微量粉末也非常困难,难以保证精度,因此成品率不高。在量产过程中,高温热释气剂粉末容易对超净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发展一种非粉末、可精确定量的高温热释气剂的放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可控的圆片级玻璃微腔制备方法。
一种尺寸可控的圆片级玻璃微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硅圆片上刻蚀形成微型硅凹槽阵列;
第二步,在上述微型硅凹槽内,先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获得碳酸钙,再蒸发去除水;
第三步,将玻璃圆片与上述硅圆片在真空或一定压力下粘结,使得微型硅凹槽密封;
第四步,将上述玻璃圆片和硅圆片加热至玻璃软化点温度以上并保温,待微型凹槽中碳酸钙放出的气体产生正压力使得密封腔体对应的玻璃成型后,再冷却到常温,退火;
第五步,去除硅圆片,得到圆片级球形玻璃微腔阵列。
在上述方案中,玻璃圆片为硼硅玻璃圆片。第二步中所述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均为饱和溶液。在第二步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后,利用超声对其进行处理。所述微型凹槽阵列之间有微通道相连。第二步采用点胶技术对微型凹槽定量注入溶液。第三步所述的粘结方法为阳极键合,阳极键合条件为:电压600V,温度为400℃。 第四步中键合好的玻璃圆片和硅圆片的加热温度为820℃~890℃。
本发明获得如下效果:
1. 本发明选用先后加入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的方法,通过蒸发去除水分,从而在微槽内获得高温释气剂碳酸钙晶体。由于溶液的体积可以精确定量,因此只要精确定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就可以获得精确定量的碳酸钙。而过量的碳酸钠或者氯化钙在高温下不会分解,因此不会影响气体的分解量。此外,具有以下优点:微电子行业的生产活动都是在基于超净间条件下进行的,对于空气中的粉尘控制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量产过程中,直接操控高温释气剂(譬如本专利中的碳酸钙)粉末容易会污染超净间,从而造成潜在的风险,而采用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可很容易将精确定量的碳酸钙引入槽内(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后迅速反应生成碳酸钙,经蒸发,形成碳酸钙晶体会吸附在硅槽表面),不会对超净间产生影响,有利于批量生产;
2. 本发明采用的碳酸钠和氯化钙都易溶于水,其浓度和体积可精确控制,根据注入的体积,可实现精确控制玻璃微腔的尺寸;此外,水溶液相对于单纯的碳酸钙或氢化钛粉末,更容易被引入微槽内,而不会在键合面上造成粉末残留。
3. 现有技术中高温释气剂粉末很难被引入亚十微米甚至亚微米尺度的微槽内,因此难以制备更小尺寸的玻璃微腔。本发明将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在微槽内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粉末可注入于亚微米级甚至更小的微型凹槽中,因此可用于制备尺寸亚十微米甚至亚微米尺度的玻璃微腔。
4. 本发明采用的硼硅玻璃,热膨胀系数小,与硅进行阳极键合可对微腔进行密封,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更有利于玻璃微腔的成型。
5. 由于现有的点胶技术非常成熟,已经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本发明采用点胶技术分别将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注入到玻璃微腔微型凹槽中,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6. 本发明利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大量分解温度在800℃以上,与玻璃的软化温度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在低于800℃时,碳酸钙几乎不分解,因此玻璃未成型前密封腔不会因为气体压力过大而破裂。高于800℃以后,碳酸钙大量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得玻璃成型。本发明只需要根据碳酸氢钙和碳酸钙的分解量进行简单计算,就可知道成型特定大小的玻璃微腔所需特定浓度溶液的体积。因而该方法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