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旋转外开乘客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6512.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霖;刘小明;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乘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双旋转外开乘客门结构。
技术背景
目前,常用的客车双开门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双外摆门结构,另一种是双内摆门结构如专利号为201120246613.5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长期使用后发现双外摆门与双内摆门的不足之处在于门的运动驱动机构占用门通道两侧的空间,门的运动驱动机构在门通道的两侧运动对安全不利,经常会出现乘客被夹的事故发生。虽然,有的双内摆门将门的运动驱动机构置于门顶,但门的运动轨迹还是扫过门通道的两侧,所以该结构依然存在上述安全隐患,并且门板的运动轨迹占用门通道的两侧空间,影响了乘客门通道的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门通道较宽的双旋转外开乘客门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双旋转外开乘客门结构,包括前扇门板、后扇门板、门框、设置在门框上的前扇门旋转轴和后扇门旋转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前门支架、后门支架、拉杆、设在门框顶部的门泵、顶端与门泵的活塞杆铰接的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前门支架前端铰接,前门支架后端固定连接前扇门板,后门支架前端固定连接后扇门板,前门支架后端与拉杆一端铰接,后门支架后端与拉杆另一端铰接,前扇门板的内侧设在前扇门旋转轴上,后扇门板的内侧设在后扇门旋转轴上。
所述前扇门板的外侧设有前扇门密封条,后扇门板的外侧设有与前扇门密封条配合的后扇门密封条。
所述前扇门板的内侧与门框之间设有门框密封条,所述后扇门板的内侧与门框之间也设有门框密封条。
所述前扇门板由前扇门铝合金骨架、嵌在前扇门铝合金骨架上部的门上玻璃和嵌在前扇门铝合金骨架下部的门下玻璃构成;所述后扇门板由后扇门铝合金骨架、嵌在后扇门铝合金骨架上部的门上玻璃和嵌在后扇门铝合金骨架下部的门下玻璃构成。
所述门泵外套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外设有检修盖板。
所述防护罩的底部设有防撞软垫。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客车上采用双旋转外开门结构。在同样宽度的门洞下,门通道最大化;或在满足通道宽度的要求下使门洞最小化,增大乘客区空间提高乘客区的乘座舒适性;同时,门不占用车内通道、不向车内运动,车内门通道安全。
2.本发明采用四联杆运动联动机构,控制门的外旋转开启和内旋转关闭,控制门的开启和关闭顺序。功能完善、控制精确。
3.本发明采用气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技术成熟,容易实施。
4.本发明运动驱动机构布置于门框顶部。提高了车内通道的安全性。
5.本发明上部设置防护罩及防撞软垫。车内通道美观,安全。
6.本发明门板采用铝合金骨架,实现了车门的轻量化,另外,内嵌的门上玻璃和门下玻璃使得外部视野更好,提高乘客门附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前扇门板、后扇门板与门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门泵外加装防护罩和防撞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扇门板、2—后扇门板、3—前扇门旋转轴、4—后扇门旋转轴、5—门框、6—前扇门密封条、7—后扇门密封条、8—门框密封条、9—门泵、10—前门支架、11—拉杆、12—后门支架、13—门上玻璃、14—门下玻璃、15—前扇门铝合金骨架、16—后扇门铝合金骨架、17—防护罩、18—防撞软垫、19—检修盖板、20—连接杆、21—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1~4所示的双旋转外开乘客门结构,包括前扇门板1、后扇门板2、门框5、设置在门框5上的前扇门旋转轴3和后扇门旋转轴4、前门支架10、后门支架12、拉杆11、设在门框5顶部的门泵9、顶端与门泵9的活塞杆铰接的连接杆20,其中,连接杆20的底端与前门支架10前端铰接,前门支架10后端固定连接前扇门板1,后门支架12前端固定连接后扇门板2,前门支架10后端与拉杆11一端铰接,后门支架12后端与拉杆11另一端铰接,前扇门板1的内侧设在前扇门旋转轴3上,后扇门板2的内侧设在后扇门旋转轴4上。上述设计保证两扇门旋转外开90度时,能得到最大的门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板吊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扶梯的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