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和柑橘枝瘤病原菌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83426.5 申请日: 2012-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31383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王振华;张建坤;徐家文;冯汉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4;C12R1/645
代理公司: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代理人: 周宗贵;刘荣
地址: 430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柑橘 冬生疫霉褐腐 病原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和柑橘枝瘤病原菌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性的应用二重PCR扩增技术检测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和柑橘枝瘤病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Phytophthora hibernalis Carne具有寄主范围广,为害柑橘生产严重,分布地域广的特点,且都可以带病果实、组织或无性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我国柑橘种植区域分布广泛,近年来这些病原菌随着引进优质的种子苗木传人我国的几率越来越大。一旦该病传入,将对我国柑橘产业造成极大危害。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引起的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害是在澳大利亚西部的柑橘果实上首次发现的,随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发现。该疫病是侵染柑橘引起的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侵染初期,果实表皮出现浅褐色变色,感染部位皮质坚硬,湿度适合时长出白色菌丝体。受害果实味苦、具腐臭味。中国的柑橘种植区域广泛,地理气候多样,有适合病害发生的地区,故定殖可能性大。近距离传播方式有风雨、工具等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以土壤、果实、繁殖材料进行传播。该病害一直持续困扰着意大利、葡萄牙等地的柑橘生产。

柑橘枝瘤病原菌Sphaeropsis tumefaciens Hedges,主要危害墨西哥酸橙、来檬和大多数的橘科植物。表现枝瘤和丛枝两类症状,但以枝瘤及枝瘤溃疡为主。带病的植物组织可传病原菌。病原菌可借风、雨等近距离传播,带病的植物组织如树枝、病叶以及繁殖材料是远距离传播病原菌的途径。许多柑橘栽培种都对此病敏感,影响极大。2008年5月2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由法国当局完成的关于柑橘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报告就包括了该病原菌的评估。

目前针对疫霉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已有部分研究,针对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也有PCR 检测的报道。2008年,张海峰等比较分析了冬生疫霉和其它疫霉的ITS 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 对检测冬生疫霉的特异引物751F/752R,该对引物可从冬生疫霉菌中扩增到一条长616 bp 的DNA条带,而其它19 种疫霉和其它真菌均无扩增条带。其检测限度可达到每25 μL 反应体系只需10 fg 基因组DNA 的水平,但带菌柑橘样品的扩增条带不特别明显。

针对柑橘枝瘤病原菌,目前,柑橘枝瘤病原菌的检测仅见到有使用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检测的报道。从NCBI的数据库中搜索,也只有区区2条核糖体序列。因此,PCR引物设计成了难题。

由上可见,柑橘枝瘤病原以及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是国外的柑橘中常见的两种对柑橘的危害很大的两种病菌,因此提供一种更高灵敏性的同时检测上述两种病菌的检测方法,成了本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基于二重PCR扩增检测柑橘枝瘤病原以及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的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能够有效果的对两种病菌进行检测。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二重PCR扩增检测柑橘冬生疫霉褐腐病原菌和柑橘枝瘤病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只无菌离心管,在离心管中依次加入灭菌去离子水、PCR缓冲液、dNTPs混合物、正义引物PHIB1、反义引物PHIB2、正义引物SPT1、反义引物SPT2、目标物DNA以及TaqDNA聚合酶,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后离心,将反应液离心至管底;

(2)、将离心管置于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后得到PCR反应产物;

(3)、PCR产物用2%-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溴化乙锭溶液染色12-20min后,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PCR反应结果。

步骤(1)中所述的PCR缓冲液为10×PCR缓冲液,所加入的去离子水、PCR缓冲液、dNTPs混合物、正义引物PHIB1、反义引物PHIB2、正义引物SPT1、反义引物SPT2、目标物DNA以及TaqDNA聚合酶之间的体积比为16:2.5:1:1:1:1:1:1 :0.5,其中正义引物PHIB1、反义引物PHIB2、正义引物SPT1以及反义引物SPT2的浓度均为10μM,dNTPs混合物的浓度为2.5 mM each, TaqDNA聚合酶的浓度为5U/μl,目标物DNA的浓度为100-200 ng/μl。

步骤(2)中扩增的程序为:94℃ 3min,94℃ 30S,62℃ 30S,72℃ 30S,循环32-36次,最后72℃补时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