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塑料的研磨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82228.7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张麦奎;张万尧;王瑞;翟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塑料 研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热塑性塑料的研磨方法,涉及塑料装置中可塑性塑料的气流粉碎及冷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EBS塑料,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英文简称。它是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定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其不含不饱和双键,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高弹性。通常,可塑性塑料采用常规机械式研磨技术(如球磨机、辊碾压研磨机等),由于塑料的可塑性,首先易把塑料挤压成片,再由于塑料的高弹性,导致无法研磨,且在研磨过程中产生高温,影响塑料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塑料的研磨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所使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塑性塑料的研磨方法,其步骤是:
经干燥后温度~60℃需要研磨的塑料粉末进入加料缓冲仓中,通过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电磁除铁器中,除铁屑后,进入旋转卸料器中,将塑料粉末连续均匀的送入研磨机的转子腔体内;同时温度~20℃环境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净化后,作为流化和冷却塑料粉末输送风分成三路进入文丘里输送器,并在第三路冷空气作用下,将研磨机研磨合格后的塑料细粉输送至布袋除尘器中,收集下来的合格塑料细粉经旋转卸料器进入下道工序;净化后温度~40℃空气经引风机排空。
实现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
一个空气过滤器,将空气净化后作输送风随旋转卸料器出料塑料粉末一同进入研磨机中的转子腔体内,对塑料粉末进行研磨;
一个加料缓冲仓,用于装载需要研磨的塑料粉末;
一个螺旋输送机,是将加料缓冲仓需要研磨的塑料粉末输送至电磁除铁器中;
一个电磁除铁器,用于剔除塑料粉末中带有的铁屑;
一个旋转卸料器,其作用是控制剔除铁屑塑料粉末中出料旋转阀门;
一台研磨机(专利号:ZL201220296751.9),主要用于研磨旋转卸料器出料塑料粉末,作为可塑性塑料的专用型研磨机;其中传动系统主要传动系统、壳体、转子和筛分笼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皮带、皮带轮、旋转轴、轴承、轴承箱组成,轴承装入轴承箱内,电机的旋转轴上装有转子穿过轴承,并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电机、皮带、皮带轮轴承箱两端设有迷宫密封和油封,转子一侧设有气密封,壳体的侧面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和冷却风进口,转子外圈上均匀分布着一组刀片,刀片由第一环板、支撑杆、第一支撑板固定,环座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并与传动系统的旋转轴连接起来;筛分笼中筛分网被固定于安装第二环板、第一支撑环板、第二支撑环板、支撑板内圈上。
一个文丘里输送器,是将空气过滤器气流由粗变细以加速气流的流速,对靠近管口的塑料粉末产生吸附作用;
一个布袋除尘器,是将合格后的塑料细粉和随同进入的空气进行气固分离;
一个引风机,其作用是将布袋除尘器分离的气体排空;
二个旋转卸料器,一个旋转卸料器,其作用是控制剔除铁屑塑料粉末中出料旋转阀门;另一个旋转卸料器是将布袋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合格塑料细粉控制出料,进入下道工序。
本发明特点:
本发明采用专用型研磨工艺及装备技术,当可塑性塑料从研磨机的侧面入口与冷空气一起进入研磨机的转子腔体内,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外圈均匀分布的刀片,在刀片剪切力的作用下对可塑性塑料切屑研磨,避免挤压成片;同时因剪切作用,粉碎合格的塑料细粉产生的高温被冷空气迅速冷却,并使塑料细粉处于高度分散的流化状态,防止了塑料细粉因高温而粘结,确保可塑性塑料特性不发生改变。解决了常规机械式研磨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其中:1-空气过滤器,2-加料缓冲仓,3-螺旋输送机,4-电磁除铁器,5-旋转卸料器,6-研磨机,7-文丘里输送器,8-布袋除尘器,9-引风机,10-旋转卸料器。
图2为图1中研磨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
图4为图2中刀片固定在第一环板、支撑杆、支撑板上示意图;
图5为图5的侧视图;
图6为图2中筛分笼中筛分网被固定于安装第二环板、第一支撑环板、第二支撑环板、支撑板内圈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外氧化喷淋浓缩塔
- 下一篇:一体化生产四氯乙烯、甲烷氯化物和三氯氢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