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1377.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钟澄;胡文彬;刘帆;刘磊;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5/34;C25D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工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和除油,去除导电辊基体表面的油脂;
步骤二,流动水洗,去除导电辊基体表面残留的除油溶液;
步骤三,活化,去除导电辊基体表面的钝化膜;所述用于活化的溶液中盐酸浓度为10~20%,所述活化溶液的温度为常温,所述活化的时间为1~2分钟;
步骤四,流动水洗,去除导电辊基体表面残留的活化溶液;
步骤五,将导电辊基体转移至装有电镀液的水平电镀槽,采用电镀方法在导电辊基体表面制备镍磷非晶合金工作层,形成具有镍磷非晶合金工作层的导电锟;
步骤六,当电镀的工作层达到所需厚度时,取出导电辊,经过流动水洗、干燥、磨修抛光处理步骤,达到导电辊使用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碱性配方除油,碱性除油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15~30g/L,碳酸钠含量为20~40g/L,磷酸三钠含量为20~40g/L,除油温度为50~70℃,除油时间为5~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电镀开始前,向电镀液中添加适量盐酸,将电镀液pH值调节为2.0~2.5之间;
第二步,将导电辊基体完全淹没于电镀液中,以导电辊基体为阴极,以镍板或装有镍块的钛篮为阳极,在导电辊基体表面制备镍基非晶合金工作层;
第三步,定时维护镀液pH值的稳定;
第四步,电镀过程中,定时向电镀液中添加磷酸,以维护电镀液中的磷酸含量,在导电辊基体表面得到镍磷非晶合金工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导电辊基体转移至水平电镀槽,并被完全淹没于电镀液之前,用流动水持续冲洗导电辊基体表面,保持导电辊基体表面始终处于润湿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的成分为:硫酸镍240g/L、氯化镍45g/L、磷酸30g/L、硼酸20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0mL/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阳极与导电辊基体的距离为30~40cm,电流密度为1~4A/dm2,电镀液温度为70~76℃,所述电镀液连续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在电镀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电辊基体处于转动状态,其转速为60~90转/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为,每隔1~2小时测量溶液的pH值,并在电镀液中添加适量盐酸,将镀液pH值调节为2.0~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为,每隔1~2小时在电镀液中添加适量磷酸,其中,磷酸的添加量根据每通过500A·小时电量,添加0.5g/L磷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辊工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辊基体表面的镍磷非晶合金工作层厚度为0.05~1mm,其磷含量为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3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剖料板型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