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溶剂法生产碳酸二苯酯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898.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山;杜祥伦;周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96 | 分类号: | C07C69/96;C07C68/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4012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生产 碳酸 二苯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二苯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不溶于水,溶于热乙醇、苯、乙醚、四氯化碳、冰醋酸等有机溶剂的白色结晶固体。主要用于工程塑料聚碳酸酯和聚对羟基苯甲酸酯等的合成原料,也可以用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和溶剂。在农药上主要用于合成异氰酸甲酯,进而制备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克百威。此外主要用于塑料工业,制造聚芳基碳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聚酯、单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也可以制备塑料增塑剂。化工生产中用作溶剂和载热体。
现有技术中碳酸二苯酯的生产主要是以苯酚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介质下与光气反应,反应完毕后物料静置分层去掉母液,然后进行多次冷洗和热洗,经真空脱水得粗品;将粗品高真空蒸馏,得产品。该工艺的缺陷是:合成工序繁琐,产生大量的氯化钠母液水,处理困难;且产品品质不高,外观颜色不稳定,时常出现浅黄色、浅绿色、淡红色;返釜蒸馏,耗能耗时,成本高,产能低,市场竞争力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溶剂法生产碳酸二苯酯的工艺,该工艺能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废物排放。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溶剂法生产碳酸二苯酯的工艺,步骤包括:
将苯酚熔融,升温至110-130℃;
用DMF或N、N-二甲基苯胺或二者的类似物做催化剂,投料量为苯酚的0.03-3%;
保持温度,搅拌条件下通入光气进行光化反应;
然后升温至140-180℃保温1-5小时;
然后减压蒸馏得产品。
优选的,所述的光气缓慢连续通入苯酚中,通入速度以反应产生的尾气中不含光气为度。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体系苯酚含量<5%,氯甲酸苯酯含量<1.5%为光化反应终点。
优选的,所述的苯酚与光气的投料摩尔比为1:(0.6-0.9)。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体系140-180℃保温3-5个小时。或者所述的反应体系到氯甲酸苯酯含量<0.1%为保温终点。
优选的,所述的催化剂投料量为苯酚的1%。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苯酚采用油浴加热蒸馏工艺,油温180℃、内温150℃、真空度大于等于0.08Mpa。
优选的,所述的减压蒸馏产品采用油浴加热,油温220℃、内温190℃、真空度大于等于0.095Mpa。
文中没有特殊说明的投料量、含量都是以重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碳酸二苯酯生产新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彻底避免了氯化钠母液水及废水、减少了蒸馏残渣,降低了生产成本,做到了清洁生产。
2、减少了苯酚体系回收的运行、专门的配料工序等,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简化了操作。
3、新工艺使碳酸二苯酯操作更加平稳,提高了安全生产性。
4、新工艺合成的碳酸二苯酯产品纯度高,外端颜色稳定,白色至类白色片状结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非溶剂法生产碳酸二苯酯的工艺,步骤包括:
将苯酚熔融,升温至110-130℃;
用DMF或N、N-二甲基苯胺或二者的类似物做催化剂,投料量为苯酚的0.03-3%,优选投料量为苯酚的1%。
保持110-130℃的温度,搅拌条件下通入光气进行光化反应;只要在此条件下通入光气反应即可获得产品,然后分离苯酚再蒸馏就可以得到产品。
为了使得反应更完全,优选的操作方式是:光气缓慢连续通入苯酚中,通入速度以反应产生的尾气中不含光气为度。然后持续反应,直到所述的反应体系苯酚含量<5%,氯甲酸苯酯含量<1.5%为光化反应终点。通常,所述的苯酚与光气的投料摩尔比为1:(0.6-0.9)。
然后升温至140-180℃保温1-5小时;优选的是:所述的反应体系140-180℃保温3-5个小时;或者所述的反应体系到氯甲酸苯酯含量<0.1%为保温终点。
然后采用油浴加热蒸馏工艺分离苯酚,油温180℃、内温150℃、真空度大于等于0.08Mpa。采用油浴加热减压蒸馏得产品,油温220℃、内温190℃、真空度大于等于0.095Mpa。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明确和清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下面提供几组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不仅限于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