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刹车泵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4817.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2 | 分类号: | B60T17/02;C25D3/04;C25D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泵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鼓式刹车系统中,刹车总泵和刹车分泵(总称为刹车泵)经常出现刹车单边以及刹车片复位迟缓等现象,刹车泵的寿命非常有限,例如,中型货车一般三个月就需要换一次刹车分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刹车单边会造成车辆侧翻,刹车片复位迟缓会造成刹鼓发热,刹鼓发热加剧了刹车片的磨损从而缩短了刹车片的寿命,刹车片复位迟缓还导致车辆在长时间制动状况下行驶,车辆会产生较高的油耗。
通过分析研究,现有刹车泵的泵体的材质为铸铁材料,泵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外界潮湿的气候环境以及车轮过水等现象容易引起泵体内壁产生腐蚀,另外劣质的刹车油中含有水分也容易造成泵体内壁的锈蚀;活塞和皮碗在泵体内壁中长时间往复运动,由于泵体内壁的耐磨性差很容易造成摩擦损伤,并容易导致活塞拉毛,皮碗破损开裂。基于上述原因造成刹车泵的活塞经常与泵体咬死,活塞无法前进或者活塞无法正常回位,从而导致刹车故障。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刹车泵存在的技术缺陷,可选用不锈钢作为刹车泵泵体的材料,不锈钢泵体的优点是耐腐蚀性好、抗磨强度高,重量轻,但是,不锈钢泵体的是生产成本高导致价格昂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较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刹车泵,提高刹车泵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解决刹车泵的刹车单边以及刹车片复位迟缓等现象,并降低刹车泵的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刹车泵及其生产方法,该刹车泵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了刹车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并降低了刹车泵的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泵体为铸铁材料制成,在泵体的内壁设有镀络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
一种刹车泵的生产方法,包括:
将铸铁材料制成泵体;
将泵体放在装有铬液的电镀槽中进行镀铬,铬液的温度为47-49℃,镀铬的电流密度为1-3A/mm,在泵体的内壁形成镀铬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其中,铬液的成分和含量为Cr03:H2SO4=98-100:1,铬酐的浓度在150~450g/L,铬液的浓度为50~150g/L;
对镀铬后的泵体进行热处理,然后对泵体内壁进行研磨,
在镀铬后的泵体中安装活塞,制成刹车泵。
在铬液中添加有硼酸和氧化镁。
对镀铬后的泵体在铬液中进行消除氢脆热处理,铬液的温度为180~200℃,除氢2-4h。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刹车泵,在泵体的内壁设有镀络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镀铬后泵体内壁的表面强度明显提高,该刹车泵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了刹车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并降低了刹车泵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刹车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泵体为铸铁材料制成,在泵体的内壁设有镀络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
本发明中,在泵体的内壁设有镀络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镀铬后泵体内壁的表面强度明显提高,该刹车泵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了刹车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并降低了刹车泵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刹车泵的生产方法,包括:
将铸铁材料制成泵体;
将泵体放在装有铬液的电镀槽中进行镀铬,铬液的温度为47-49℃,镀铬的电流密度为1-3A/mm,在泵体的内壁形成镀铬层,镀络层的厚度为30-60um,其中,铬液的成分和含量为Cr03:H2SO4=98-100:1,铬酐的浓度在150~450g/L,铬液的浓度为50~150g/L,采用低浓度的铬液,其电流效率高,铬层的硬度高;
对镀铬后的泵体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泵体的氢脆,在铬液中进行消除氢脆热处理,铬液的温度为180~200℃,除氢2-4h,以避免发生氢脆;然后,对泵体内壁进行研磨至规定尺寸;
在镀铬后的泵体中安装活塞,制成刹车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