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乙酸甲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1440.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友明;朱文良;刘红超;刘勇;刘中民;孟霜鹤;李利娜;刘世平;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9/14 | 分类号: | C07C69/14;C07C67/37;B01J31/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旭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乙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乙酸甲酯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二甲醚经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溶剂。乙酸甲酯可以用于合成乙酸以及乙酸酐和乙酸乙烯等乙酸的衍生物。目前乙酸主要通过Monsanto与BP的匀相甲醇羰基化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在反应过程中利用含有Rh或者Ir等的贵金属催化剂以及具有腐蚀性的CH3I等助催化剂[J.Catal.245(2007)110~123]。乙酸甲酯还可以通过加氢还原合成乙醇[ChemSusChem3(2010)1192~1199]。乙醇具有比汽油更高的辛烷值,在内燃机中能完全燃烧,能够单独或者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使用的燃料,现在乙醇含量为5%~85%的乙醇汽油已经商业化了[CN 101965324A]。在汽油中混入乙醇还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现阶段乙醇主要通过玉米或者甘蔗的生物发酵以及乙烯水合法这两个途径进行工业化生产。生物发酵生产乙醇一般只能得到约14%的低浓度乙醇,因此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耗费大量的能量进行精馏才能得到燃料级乙醇,另外生物发酵是以消耗粮食等经济作物为代价,为了不影响粮食安全,生物发酵乙醇的产量受到了限制。乙烯水合法使用的乙烯主要通过石油化工得到,然而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价格高居不下,故此方法逐渐失去经济竞争力[Energy & Fuels 22(2008)814~839]。另外,乙酸甲酯还能作为一种绿色的溶剂,广泛用于纺织、香料、医药及食品等行业。
乙酸甲酯可以通过二甲醚与一氧化碳的羰基化反应得到,而二甲醚可以通过甲醇脱水或合成气一步合成,因此通过合成气的衍生就可以得到乙酸甲酯。现在合成气可以通过煤、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等非石油资源气化制备,工业化技术非常成熟[CN 101613274A]。
现阶段报道的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反应的催化剂中,研究最多、活性最高的是具有八元环和十元环结构的丝光沸石(Mordenite)[WO2010/061169A1,WO2010/067043A1,WO2010/130972A2,WO2010/130973A2,Angew.Chem.Int.Ed.45(2006)1617~1620,Ind.Eng.Chem.Res.49(2010)5485~5488,Phys.Chem.Chem.Phys.13(2011)2603~2612]。Iglesia等[J.Am.Chem.Soc.129(2007)4919~4924]发现,催化羰基化的活性中心在八元环的B酸性位,乙酸甲酯的选择性超过99%,但没有详细研究催化剂的寿命以及失活。申文杰等[Chin.J.Catal.31(2010)729~738,CN101613274A]研究表明,对丝光沸石预吸附吡啶能大大提高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稳定性,并且在200℃反应48h后能够保持约30%的乙酸甲酯收率,吡啶吸附在十二元环内,抑制了十二元环内积炭的生成,而八元环内的酸性位基本不受干扰。然而,在反应条件下,吸附在丝光沸石中的吡啶会缓慢的脱附出来,沸石分子筛的积碳也会缓慢增加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逐渐下降,催化剂稳定性差和寿命短,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二甲醚羰基化生产乙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采用的催化剂为芳香胺吸附的氢型丝光沸石,原料气为含有芳香胺的二甲醚、一氧化碳以及任选的氢气的混合气,在反应条件下,原料气通过催化剂能够稳定高效生产乙酸甲酯。本发明通过在原料气中加入了芳香胺组分,在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催化剂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乙酸甲酯的方法,包括将含有芳香胺、二甲醚、一氧化碳以及任选的氢气的原料气通过载有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器,在反应温度150~320℃(优选200~280℃)、反应压力0.1~8MPa(优选3~5MPa)、气体体积空速500~10000h-1(优选2000~5000h-1)下反应,制备乙酸甲酯;其中所述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为芳香胺吸附的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所述原料气中一氧化碳与二甲醚的摩尔比为1∶1~45∶1(优选2∶1~10∶1),芳香胺与二甲醚的摩尔比为0.00001∶1~0.2∶1,氢气与二甲醚的摩尔比为0∶1~20∶1(优选1∶1~10∶1)。
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气中芳香胺与二甲醚的摩尔比为0.0001∶1~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